保全指的是在诉讼程序中对被申请人的财产或证据进行临时保护的一种法律措施。在诉讼过程中,保全措施的实施可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其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在诉前和诉中,保全措施的实施方式和对象是不同的,下面就诉前保全与诉中保全作详细介绍。
一、 诉前保全
诉前保全是指在诉讼过程开始之前,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保全申请,要求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证据等进行临时保护。具体包括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两种措施。
1、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程序开始之前,为防止被申请人将财产侵占、损毁、转移或掩盖等情况发生,申请人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请求对被申请人的涉案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具体保全措施包括对被申请人的银行账户、股票、债券、基金、房产等进行冻结或封存,或者直接查封被申请人的财产。
2、证据保全
证据保全是指在诉讼程序开始之前,为防止证据丢失、毁损或被篡改的情况发生,申请人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证据保全申请,请求对涉案证据进行保全。具体保全措施包括对证据进行查封、扣押、复制、鉴定等。
二、 诉中保全
诉中保全是指在诉讼程序中,当事人申请法院对被申请人的财产或证据采取保全措施,以防止或减少诉讼中的损失。与诉前保全相比,诉中保全的实施更加严格,因此对被申请人的影响更大。具体包括冻结股权、查封房产、扣押货物等措施。
1、财产保全
在诉中阶段,财产保全的措施更加严格。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请求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强制措施,以确保被申请人在诉讼中不能侵占、转移或毁坏涉案财产。财产保全申请的具体措施包括查封被申请人的银行账户、股权、房产、债权等,确保其财产不被挪用或掩盖。
2、证据保全
在诉中阶段,证据保全也进一步加强。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证据保全申请,请求对涉案证据进行保全。证据保全的措施包括对证据进行提取、鉴定、复制等,以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总之,在诉前和诉中阶段,保全措施的侧重点不同。诉前保全主要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证据进行保护,防止其变更或毁坏。而诉中保全则更加严格,主要涉及到对被申请人财产或证据的强制措施,以确保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