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保全有什么后果
民事诉讼保全是指在诉讼中为保障原告权利或者防止被告实施损害行为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在保全过程中,有一些后果必须考虑到。下面就是民事诉讼保全的后果。
一、在保全过程中的损害补偿
民事诉讼保全是为了保障原告权益,但是保全过程中,受保全财产所产生的费用由原告承担。原告在申请保全时,必须缴纳保全所需的担保费,并承担受保全财产的维护费用。当然,如果原告后来的权利得到保护并获得全胜,可以要求被保全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如果原告没有取得全胜,费用损失将由原告承担。
二、保全顺利进行的后果
被保全人必须遵循法院的裁定,否则将会承担法律责任。被保全人必须不得转移、变卖或损害被保全财产。如果被保全人违反了法院的裁定,那么原告可以要求被保全财产的返还,并要求被保全人对损害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三、保全申请不成功的后果
如果原告的申请未被法院批准,那么申请费用和财产维护费用将由原告承担。此外,如果原告故意提出虚假的申请,那么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的责任。
四、保全过程中劣势方的后果
民事诉讼保全制度是针对劣势方而设立的,但对于强势方来说,也存在一些风险。如果保全未来得及进行,被保全财产已经被强势方侵占或者变卖,那么弱势方则难以获得赔偿。
总体来说,民事诉讼保全是为了保障原告权益而设立的,但在保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后果。原告在申请保全时必须谨慎,遵循相关规定,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被保全人必须按法院的裁定执行,否则会承担法律责任。在申请保全过程中,劣势方需要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