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行业动态
解除保全的法律条文157条解释
发布时间:2023-05-28 23:06
  |  
阅读量:

解除保全的法律条文157条解释

保全是指法院或相关机构采取措施,限制被申请人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以保障申请人的权利。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原被申请人认为保全措施是不必要的,因此需要解除保全。在中国,解除保全的相关条文包括《民事诉讼法》第157条和第158条。

在解释这两条法律条文之前,需要了解一下保全的概念。保全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主要用于维护当事人之间的权益。例如,如果一个被告方打算将重要资产转移到别的地方,法院可以采取冻结资产的保全措施,防止被告方逃避债务。因此,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损失。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7条,原告在起诉前或者诉讼过程中,有请求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的需要,法院可以及时采取保全措施。如果采取的保全措施被原被申请人认为是不必要或者超过必要范围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解除保全的请求。

为了证明保全措施是不必要的,被申请人需要提交相应证据,例如证明他已经采取了合理措施来避免损失,或者证明保全措施对被申请人的生产、经营、生活会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如果原告需要维持保全措施,也需要相应的证据来证明保全措施是必要的,并且不会给被申请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另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8条规定,申请解除保全的请求可以在保全措施采取后的十五日内提出,如果超过这个期限,则需要在措施生效后提出诉讼。如果法院作出的保全措施确实是不必要的,法院应该在三日内作出解除保全的决定,并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法》第157条和第158条规定了解除保全的程序和条件。如果原被申请人认为采取的保全措施不必要或者超过必要范围,可以向法院提出解除保全的请求,并在15天内提出,提交相关证据。如果法院确认保全措施确实是不必要的,应该及时作出决定解除保全。


相关tags:
yzs226
yzs226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