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函的钱到底放在哪里?——一文讲清资金去向
很多企业在办理银行保函时,都会疑惑一个问题:交给银行的钱到底存在哪里?会不会被挪用? 今天就用最直白的方式讲清楚这笔钱的去向。
很多人误以为办保函需要把现金直接交给银行保管,其实不然。银行保函的核心是银行信用担保,而非实物资金抵押。具体分两种情况:
信用授信模式(无需冻结资金)
如果企业资质好、在银行有授信额度,银行会直接以自身信用开具保函,企业账户里的钱可以正常使用,银行只是承诺“兜底”。 钱在哪? 企业账户里,银行不动用。保证金模式(部分或全额冻结)
如果企业信用不足,银行会要求存入保证金(通常为保函金额的10%~100%)。 钱在哪? 银行会在企业账户下开立“保证金专户”,这笔钱被冻结(企业无法支取),但仍属于企业资产。所有权不变 保证金仍在企业名下,银行只是暂时冻结。如果保函到期未发生索赔,银行会解冻,企业可自由使用。
银行不能挪用 根据《商业银行法》,保证金专户独立于银行自有资金,即使银行破产,这笔钱也不会被清算。
利息归属
国内多数银行对保证金不计利息(需看合同约定); 境外保函(如离岸业务)可能有利息,但利率极低。银行保函的本质是“担保”,不是“借贷”。银行赚的是手续费(通常0.5%~2%保函金额),而非利息差。冻结资金只是为了降低银行风险,并非银行需要这笔钱去放贷。
如果受益人(如合作方)凭保函索赔,银行会先用保证金赔付。若保证金不足:
信用授信模式:银行垫付后向企业追偿; 保证金模式:扣除保证金后,不足部分仍需企业补足。建议企业在申请保函前,务必与银行确认保证金比例、冻结期限等条款,避免资金占用影响经营。
(本文由法律与金融实务经验总结而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