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合作中,银行保函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担保工具,广泛应用于工程投标、贸易履约、预付款保障等场景。然而,许多银行客户经理在营销保函业务时,往往陷入“产品介绍多、客户需求少”的困境,导致推广效果不佳。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拆解银行保函营销的核心策略,帮助业务人员提升成交率。
客户类型
:某中型建筑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
需求场景:参与政府基建项目投标,招标方要求提供“投标保函”作为信用担保。
痛点分析: 资金占用压力大:若以现金保证金形式参与投标,需冻结数百万元资金,影响现金流。 流程不熟悉:A公司首次接触保函业务,对银行开立条件、费率、时效存在疑虑。传统营销话术:
“我们银行的保函费率低、出函快,您要不要了解一下?”
问题:客户对“费率低”无感,更关心“能否通过招标审核”。
优化话术:
“张总,听说贵公司正在参与XX项目投标,招标文件要求提供银行保函对吧?如果用现金交保证金,资金至少要冻结3个月,而保函只需支付少量手续费,能释放80%以上的资金流动性,您看是否需要我们帮您测算下成本?”
关键点:直接关联客户当前业务,用“释放现金流”打动决策人。
客户常见顾虑:
“保函申请会不会很麻烦?” “如果没中标,保函能快速撤销吗?”应对方法:
展示同类客户案例:
“上个月我们为本地一家建材企业开立了投标保函,从提交材料到出函只用了2个工作日,他们最终中标后,保函自动解除,没有任何额外费用。”
简化流程说明
:
用表格对比现金保证金与保函的优劣: 对比项 现金保证金 银行保函 资金占用 100%冻结 仅需1%-2%手续费 办理时效 即时 1-3工作日 未中标处理 退款流程复杂 自动失效保函客户往往是“高潜力客户”,可延伸营销其他业务:
场景1:若客户中标,后续可能需要“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 场景2:推荐配套的“工程款监管账户”或“供应链融资”,增强客户黏性。话术示例:
“张总,这次投标保函只是开始,如果中标,后续的履约阶段我们还可以提供一站式担保方案,另外我们的工程款专户能帮您高效管理项目资金回款。”
银行保函营销的核心是“帮客户省钱省事”,而非单纯推销产品。通过精准定位需求、用案例增强信任、绑定长期服务,既能提升单笔业务成功率,也能挖掘客户的深层价值。
记住:客户不需要一张保函,而是需要“顺利中标并安全收款”的解决方案。
(本文基于真实业务场景原创撰写,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