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下来后,被保全的财产能取出来吗?
很多人打赢官司后,拿着判决书却发现对方的财产早被法院“冻住”了(即财产保全),这时候就会问:“这钱还能拿出来吗?” 答案要看具体情况,下面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
打官司前或过程中,原告怕对方转移财产(比如卖房、转钱),可以申请法院“冻结”对方的银行账户、房子、车子等。这叫财产保全,目的是确保将来赢了官司能拿到钱。
关键点:
保全只是“临时冻结”——不是直接扣钱,只是防止对方动财产。 最终能不能拿钱,要看判决结果——如果原告败诉,保全会解除;如果胜诉,才能执行被保全的财产。1. 原告胜诉的情况
如果被告主动还钱:原告向法院申请解冻,钱就能正常取出或过户。 如果被告赖账:原告需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直接划扣被冻结的钱,或拍卖被查封的房产、车辆等。2. 原告败诉的情况
保全必须解除,被告的财产自动“解冻”,原告无权动这些财产。3. 特殊情况:保全错了怎么办? 比如原告申请保全的财产超标(对方欠10万却冻了100万的房子),被告可以提出异议,要求解冻多余部分。
Q1:判决书生效后,能直接去银行拿被冻结的钱吗? 不能! 必须走法院程序。即使钱被冻着,也得由法院执行局操作划扣,个人不能私自处理。
Q2:保全的财产不够还债怎么办? 可以继续查被告其他财产,申请法院执行(比如工资、股权等)。
Q3:被告偷偷转移被保全的财产会怎样? 属于违法行为,法院可罚款、拘留,甚至追究“拒执罪”(刑事犯罪)。
建议: 如果涉及财产保全,最好委托律师协助,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钱拿不到!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