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就像给债务人的财产"贴封条",是法院根据债权人申请,为防止债务人转移、隐匿财产而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简单说,就是先把对方的财产"冻住",确保将来官司赢了有钱可执行。
常见的保全方式有三种:
银行账户冻结:法院通知银行,禁止账户资金流动 房产查封:在不动产登记中心做查封登记,禁止买卖过户 车辆扣押:实际控制车辆或禁止办理过户手续很多人不知道,财产保全不是永久有效的,它像食品一样有"保质期":
银行存款:最长1年 动产(车辆、设备等):最长2年 不动产(房产、土地):最长3年关键点:到期前必须提前申请续保,否则保全自动解除!实践中,很多债权人因为不懂这个规则,导致保全失效后债务人迅速转移财产。
等保全一到期,立即通过网银大额转账,等债权人发现时钱已转走。
把房产、存款通过离婚协议"分割"给配偶,制造无财产可执行的假象。
通过虚构买卖合同,把财产低价"卖"给亲戚朋友的公司。
公司把股东换成七八十岁的老人或残疾人,增加执行难度。
制作表格记录每个保全的到期日,提前30天联系律师准备续保材料。
对同一债务人,可同时保全银行账户+房产+股权,增加转移难度。
拿到胜诉判决后立即申请执行,不要拖过6个月申请期限。
如果发现债务人"偷跑",还有补救措施:
行使撤销权:对离婚分割、低价转让等行为,可起诉撤销(注意1年时效) 追究拒执罪:收集转移证据,向法院刑事庭提起自诉 追加被执行人:如果是公司财产,可申请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2022年上海某案件:债权人王女士打赢官司后,因忘记续保房产查封,债务人在保全到期第二天就将价值800万的房产以200万"卖"给亲家母。等发现时,对方已办理完过户,最终王女士虽然通过诉讼撤销了交易,但耗时2年多,期间房价已上涨30%。
律师建议:财产保全不是"一保永逸",需要像管理定期存款一样关注到期日,最好委托专业律师团队进行动态监管。
财产保全制度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能保障债权实现,用不好反而会打草惊蛇。建议在采取保全措施前,先咨询专业律师制定全套方案,包括财产调查、保全策略、执行预案等,才能真正发挥法律武器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