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要交哪些钱?一文说清诉讼费和财产保全费
打官司不是“空手套白狼”,无论是起诉还是申请财产保全,都需要按法律规定缴纳费用。很多当事人因为不清楚费用标准,要么准备不足耽误流程,要么多花冤枉钱。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清楚这些费用,避免踩坑。
打官司第一步就是向法院交诉讼费,金额根据案件类型和标的额(争议金额)决定,主要分以下几种:
财产案件(比如欠钱、离婚分财产)
按标的额阶梯收费,比如: 1万元以下:50元 1万~10万部分:按2.5%交 10万~20万部分:按2%交 (具体比例参考《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不同金额区间费率不同) 举例:张三起诉李四还债20万元,诉讼费约4300元(计算方式:50+9万×2.5%+10万×2%)。非财产案件(比如离婚、名誉侵权)
离婚案:一般50~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超过20万的部分按0.5%加收。 劳动争议案:10元(很便宜,但实践中可能涉及其他费用)。其他费用
申请调解、证人出庭等可能产生小额费用,但通常不高。关键点:
诉讼费由原告先垫付,胜诉后可由被告承担。 如果调解或撤诉,法院会退一半诉讼费。如果担心对方提前转移财产(比如卖房、藏钱),可以申请法院冻结对方财产,但需交两类费用:
保全申请费
按保全金额计算,最高5000元封顶。 举例:保全100万元财产,交费5000元(计算公式:5000+100万×0.5%=5000元)。担保费(重点!)
法院要求提供担保(防止保全错误赔偿对方),常见方式: 现金担保:直接交等同于保全金额的现金(比如保100万就交100万,压力大)。 保险公司保函:花少量钱买保险(通常保费0.1%1%),比如保100万付10003000元。 房产等实物担保(手续复杂,用的少)。关键点:
保全费不退,即使胜诉也是自己承担。 如果保全错误(比如最后败诉),需赔偿对方损失,因此担保必不可少。打官司前一定要算清成本,避免赢了官司却亏了钱!如果有疑问,建议提前咨询当地法院或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