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行业动态
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罪
发布时间:2025-04-07 12:14
  |  
阅读量:

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罪:捍卫司法公正,维护权益保障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为保障胜诉当事人的权益,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确保被保全人的财产处于法院的控制和监督之下。然而,一些被保全人或第三人非法处置保全财产,损害胜诉当事人的权益,扰乱司法秩序,因此,我国刑法规定了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罪,以维护司法权威和公正。

那么,什么是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罪?构成该罪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又当如何预防和应对?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罪的定义

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罪,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依法对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后,被保全人或者第三人非法处置、隐匿、毁损已被依法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或者拒不履行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义务的行为。

该罪是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中新增的一罪,旨在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罪的构成要件

(一)主观要件

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人民法院对财产采取了保全措施,但仍故意非法处置、隐匿、毁损保全财产,或者明知人民法院要求其履行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义务,而故意拒绝不履行。

(二)客观要件

在客观方面,该罪包括以下两种行为:

1.非法处置、隐匿、毁损已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依法对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后,被保全人或者第三人非法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或者故意隐匿、故意使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毁损、灭失。

2.拒不履行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义务: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冻结的决定后,被保全人或者第三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导致人民法院的决定不能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是否构成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罪,关键在于其行为是否影响了人民法院民事判决的执行。如果行为人非法处置、隐匿、毁损保全财产,导致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无法执行或难以执行,则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未影响人民法院民事判决的执行,则不构成犯罪。

三、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罪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犯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扰乱司法行政秩序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致使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裁定无法执行或者造成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裁定难以执行的;

多次实施非法处置保全财产行为,或者非法处置保全财产数额较大、情节恶劣的;

造成保全财产毁损、灭失,或者致使人民法院作出的解除查封、扣押、冻结的决定无法执行,情节严重的;

拒不履行人民法院作出的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义务,情节严重,致使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裁定无法执行或者造成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裁定难以执行的;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四、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罪的预防和应对

(一)加强法律宣传,提高认知

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门等应加强对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罪的普法宣传,通过以案说法、普法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罪的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公众对该罪的认知和重视。

(二)严格依法保全,规范程序

人民法院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应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规范保全程序,确保保全措施合法有效。同时,应加强对保全财产的监管,及时查处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的行为,维护司法权威。

(案例:某公司非法处置保全财产

A公司与B公司发生经济纠纷,人民法院对A公司名下的一批商品采取保全措施。在人民法院未解除保全措施前,A公司擅自将保全商品转移、变卖,并隐匿、毁损部分商品,致使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无法执行。该行为已构成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罪,A公司应承担刑事责任。

(三)积极履行义务,保障权益

被保全人或者第三人应积极履行人民法院作出的保全决定和解除保全决定,不得非法处置、隐匿、毁损保全财产。如确需处置保全财产,应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取得许可后再行处置。同时,被保全人或者第三人应配合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及时收集证据,依法维权

发现被保全人或者第三人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的行为,胜诉当事人应及时收集证据,并向人民法院反映情况,请求人民法院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保全财产的毁损、灭失。如造成损失,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保全人或者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结语

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罪是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该罪的认识和分析,我们了解到非法处置保全财产的行为将面临刑事处罚,因此,在民事诉讼中,被保全人或者第三人应积极履行人民法院作出的保全决定和解除保全决定,切勿心存侥幸,非法处置保全财产。同时,胜诉当事人也应提高警惕,及时维护自身权益,共同维护司法权威和公正。


相关tags: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