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行业动态
虚假保全是否构成虚假诉讼
发布时间:2023-12-12 10:26
  |  
阅读量:

虚假保全是否构成虚假诉讼

保全是指为了防止在诉讼中索赔权益的当事人故意将财产转移、隐匿等行为,法院可以依法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该当事人的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全。然而,有时候保全申请可能会被滥用,即虚假保全行为。

那么,虚假保全是否会构成虚假诉讼呢?这是一个需要进行详细分析和辨证思考的问题。

首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以虚构的事实、伪造的证据等手段提起或参加诉讼活动,以非法目的追求或谋取不应享有的权益或免除不应承担的责任的行为。虚假保全作为一种诉讼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涉及谋求不应享有的权益,并可能对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因此,符合上述定义的虚假保全行为理论上是可以归类为虚假诉讼。

其次,虚假保全本身具有违法性。无论是以欺诈、故意隐瞒财产情况的方式申请保全,还是在保全期间转移、隐匿财产,这些行为都损害了法庭的公正和被保全一方的合法权益。因此,在保全行为中存在虚假成分的情况下,可以认定该保全行为具备虚假诉讼的要素。

然而,实际上判断虚假保全是否构成虚假诉讼并不简单。首先,需要区分虚假保全的主观与客观因素。如果当事人在保全行为中故意提出伪造证据或作出虚假陈述,则可以断定其主观上存在虚假的动机;而如果当事人在保全申请中充分披露相关情况,但法院未能及时查明真相,则应从客观上考虑保全行为是否属于虚假。

其次,需考虑虚假保全与诉讼目的之间的关系。只有虚假保全的行为与实际诉讼目的并无直接关联,即存在独立的非法目的,才能认定该保全行为属于虚假诉讼。如果虚假保全的目的与实际诉讼权益有直接关系,例如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或防止损失扩大而申请保全,那么其虚假成分对最终诉讼结果的影响可能较小。

最后,需要考虑虚假保全行为的严重程度。虚假保全是否构成虚假诉讼也要综合考虑其影响力和法律后果。一般来说,如果虚假保全导致了他人财产受损、丧失诉讼机会等严重后果,那么应该认定虚假保全构成虚假诉讼,并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综上所述,虚假保全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构成虚假诉讼,但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对于当事人来说,要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首先需要提供真实、合法的证据以支持保全申请;其次,应及时披露相关情况,以确保法院能够对案件进行全面、准确的判断。对于法院来说,则需要加强对保全申请的审查和核实,确保诉讼活动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相关tags: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