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公司动态
民事诉讼法财产保全的范围
发布时间:2023-04-29 13:10
  |  
阅读量:

民事诉讼法财产保全的范围

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规定了财产保全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了保障诉讼请求的实现能力。财产保全的范围在民诉法的第一百二十一条中被规定,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一、财产保全的范围

根据民诉法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财产保全的范围包括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的财产和债权。其中,“财产”包括各种动产、不动产、存款、有价证券、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债权”包括各种合法的债权和债务。因此,无论是申请人还是被申请人的财产和债权均可以被投入财产保全的范畴。

二、财产保全的种类

在财产保全的范畴内,民诉法又规定了不同的保全种类,包括:

1. 扣押

扣押是指对被申请人的动产或者文书或者其他财产上的权利,采取暂时拘禁或者限制其流通的措施。被扣押的财产将被保管,直到案件审结为止。

2. 查封

查封是指对被申请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的权利,采取限制其流通、变更、处分的措施。与扣押不同的是,被查封的财产不会被移动,而是继续留在原地。

3. 冻结

冻结是指对被申请人的存款、有价证券等财产上的权利,采取限制受托人或者银行的支付、转账、变更账户等措施,使其暂时不能行使相关权利。

4. 其他财产保全措施

除了上述三种方式外,民诉法还规定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实现财产保全,例如限制出境、禁止高消费等。

三、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

1. 一般情况下,财产保全需要申请人提供担保。民诉法规定,对于申请扣押和查封的保全措施,申请人需按法定标准提供相应的担保;若担保不足或者不能提供担保的,可以向法院申请拘留或者变更担保方式。而对于冻结措施,申请人可以同时申请解除或变更财产保全措施。

2. 受理案件必须合法。财产保全措施的适用,必须经过法院的受理和审查,且案件必须符合有关的法律规定。若与法律法规不符,或者没有经过法院的审查同意,财产保全措施将无效。

四、结语

财产保全是民事诉讼中常用的一种保全措施,能够有效保证申请人的权益,同时也能够让被申请人在诉讼过程中保持相应的财产水平。在适用财产保全措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循相关的条例和规定,以确保保全措施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关tags: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