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是指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财产权利的一种行为。财产保全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当事人在诉讼或仲裁期间,能够保持和维护其所拥有的财产权利,防止财产遭到侵害或损失。那么,具体来说,财产保全都是保全什么东西呢?
1.不动产
不动产包括土地、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不动产的保全通常是通过查封、扣押、评估、拍卖等方式实现的。比如,在涉及到不动产的财产案件中,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房产的措施,防止被告私自转让房产。
2.动产
动产包括贵重物品、存款、股票、期货等。动产财产保全主要是通过扣押、冻结、清点等手段来实现。比如,在执行纠纷案件时,法院可以冻结被告账户中的存款和股票,确保执行到位。
3.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保全通常是通过诉前禁令、查封、扣押等手段实现。比如,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涉案产品、诉前禁止被告侵权的措施。
4.债权
债权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要求。债权的保全主要是通过查封、扣押、评估等手段实现。比如,在债务人有逃避清偿债务的迹象时,债权人可以通过查封其银行账户和动产来保全其债权。
5.赡养费和抚养费
赡养费和抚养费保全主要是采取扣留、冻结被执行人存款等方式实现。赡养费和抚养费涉及到子女的生活,保全措施也必须得力,确保子女的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财产保全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不动产、动产、知识产权、债权等财产权益,还包括赡养费、抚养费等生活方面的需求。在诉讼或仲裁期间,不同的财产保全措施针对不同的财产类型,有不同的实施手段。保全措施的力度必须适当,既要保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不能损害被执行人的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