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实施招投标过程中,是否需要投标保函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投标保函能够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和可信度,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投标保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并且限制了投标者的选择空间。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招投标用不用投标保函的利与弊。
投标保函是指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规定所提交合法、有效的承诺性函证。它是为了保证投标人履行投标时所作出的承诺,在投标成功后提供招标人相应确定的保证金或履约保证措施,以确保投标人能够履行合同。投标保函通常由银行或担保公司提供,并具备一定的风险管理功能。
首先,投标保函可以提高投标人的可信度。通过提交投标保函,投标人向招标人表明自己具备足够的财务实力和履约能力,从而增加了招标人对投标人的信任和选择的可能性。
其次,投标保函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招标过程中,如果多个投标人条件相似,但一方提供了投标保函,那么这个投标人很可能获得优先考虑。因为投标保函可以作为衡量投标人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它能够吸引招标人对该投标人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首先,投标保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投标保函通常需要向银行或担保公司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并且可能需要提供一定数额的抵押物或担保措施。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这些额外的费用和机构要求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
其次,投标保函限制了投标者的选择空间。有的招标文件要求投标者必须提供投标保函,这就排除了那些无法提供或不愿意提供投标保函的企业参与招标。这可能会导致市场竞争降低,从而影响到经济效益和市场环境的健康发展。
投标保函在招投标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实施招投标时,需要权衡其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投标保函。对于有能力提供投标保函并希望增加竞争力的企业来说,使用投标保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对于经济实力较弱或者希望扩大参与范围的企业来说,则需要谨慎考虑是否使用投标保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