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保函是指投标人在参与招标过程中,提供给招标方的一种责任担保工具。通常情况下,投标保函由投标人的银行或保险公司发出,作为证明投标人有能力履行合同的担保凭证。
然而,投标保函只有签字而没有公章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并不鲜见。这是因为一些投标人认为签字已经足够证明其承诺,并且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忽略了对公章的使用。
然而,投标保函缺少公章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首先,公章是企业的法定印章,具有法律效力。缺少公章,无法证明投标保函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可能导致招标方对投标人的信任度下降,甚至可能被怀疑投标人的资格和信用。
招标过程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确保投标人能够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提供真实、有效和合法的保函,以避免恶意竞争和不正当行为。只有通过合法手段,足够证明其身份和信用的投标人才能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为了解决投标保函只有签字没有公章的问题,对于招标方来说,需加强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把关,确保所有参与招标的投标人都能提供带有有效公章的保函。同时,也可以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最后,对于投标人而言,他们应当认识到投标保函只有签字没有公章的风险,并主动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投标保函的正常发放和使用,为招标方提供更可靠、有力的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