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履约保函是一种常见的经济活动中的金融担保方式,它通过签发保函来承诺在特定情况下向第三方进行赔偿或支付。在会计核算中,施工单位履约保函涉及多个科目的记录和处理。
施工单位履约保函在会计核算中,通常被视为一种负债,并以“保证金及履约保函”科目进行记录。该科目反映了公司承担的履约保证责任,并包括不同期限的保函金额。
在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可能存在无法按时履约的风险。此时,业主或监理单位可能要求催缴履约保函来保障自身利益。在会计上,催缴履约保函时需要将原来已提取的保函金额重新计入负债科目,并生成相应的减值准备。
当施工项目完工或达到约定条件时,施工单位可以收回履约保函。在会计处理上,需要将原来计入负债科目的保函金额进行抵消,并同时取消相应的减值准备。
除了保函金额本身外,施工单位还需要支付履约保函费用。这些费用通常包括手续费、保险费等。在会计核算中,这些费用应予以记录并进行确认。若费用发生于保函签发之前,应作为施工成本计入相关项目;若费用发生于保函签发后,则计入期间费用。
根据国家税务政策,履约保函可以视为一种金融负债,其利息支出可以作为税务扣除项目。同时,在保函解除或到期时,涉及的金额也可能产生相应的税务影响,在公司纳税申报中需要按规定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