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保全什么时候启动
诉讼保全是指在诉讼程序中,为保证诉讼权利的实现和保护诉争标的的拍卖、押解、查封、扣押、冻结、监管等措施的采取。其目的在于避免诉讼程序结束后难以执行判决、裁定的情况发生。
那么,诉讼保全到底在何时启动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诉讼保全是针对可能存在的违约、侵权等情况而进行的一种预防性措施。在诉讼程序中,其启动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素。
第一,必须存在合法的诉讼请求。也就是说,在提出诉讼保全申请时,申请人必须已经提起了诉讼,并且诉讼请求是合法且真实的。这意味着申请人需要证明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违约等情况存在。
第二,必须存在需要保全的紧急情况。诉讼保全是为了防止可能影响判决、裁定执行的情况发生,因此,必须证明存在紧急的情况,即在未采取保全措施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权益难以实现或被损害。
第三,必须存在合理的保全措施。诉讼保全的目的在于保障诉讼权利和保护诉争标的,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保全措施来达到这一目的。例如,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也可以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等。
第四,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诉讼保全申请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以证明存在权益受损的情况和紧急的情况,并证明选取的保全措施是合理和必要的。
另外,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保全一般在以下情况下可以启动:
1. 可能导致债务人转移财产、销毁证据等情况;
2. 可能导致债务人减损财产、向第三人转移财产等情况;
3. 可能导致当事人无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4. 可能导致债务人被判决驱逐在案外任意处分财产等情况;
5. 可能导致判决、裁定难以执行、妨害正常执行等情况。
总之,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中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其启动需要满足合法的诉讼请求、存在紧急的情况、选择合理的保全措施,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只有如此,才能确保诉讼保全起到其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