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保全和诉中保全是民事诉讼中非常重要的程序,它们的作用是为了保护原告方的权益及诉讼目的,防止被告方恶意破坏或转移财产。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保全所需的费用相对较高,因而在诉前保全和诉中保全的过程中,费用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诉前保全的费用
诉前保全费用是指在诉讼程序开始前进行财产保全所需支付的费用。一般情况下,诉前保全费用包括财产的保全费用、公告费用和担保费用等。
1.财产的保全费用。在诉前保全中,最主要的一项费用是财产的保全费用。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程序中,为防止被告方恶意转移、隐匿、毁损、挪用原告方的财产而进行的保全措施。财产保全的费用包括保全人员的工资、交通费、住宿费、办公费等实际支出,通常是由被保全人承担。
2.公告费用。在进行财产保全时,为了确保受保全财产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需要在报纸、网站等媒介上刊登公告,以通知第三人对受保全财产进行询问和提出异议。公告费用通常由原告方承担。
3.担保费用。在进行财产保全时,为了保障被保全人的权益,需要提供担保。担保费用包括保证金、财产抵押等,通常由原告或保全人承担。
二、诉中保全的费用
诉中保全费用是指在诉讼程序中进行财产保全所需支付的费用。诉中保全有直接财产保全和禁止被告行为两种,其所需的费用也从而有所不同。
1.直接财产保全的费用。直接财产保全是指根据原告证据和法律依据,向法院申请对被促使支付、担保、抚养、赡养等义务的被告进行缴纳;或者对追回、支付、转移财产等财产权益的实行保全措施。直接财产保全费用主要包括保全人员的工资、交通费、住宿费、办公费等实际支出,通常是由被保全人承担。
2.禁止被告行为的费用。禁止被告行为是指根据原告证据和法律依据,向法院申请对被告的某项行为予以禁止,以保护原告方的权益。禁止被告行为的费用主要包括律师费、专业鉴定费等,通常由原告方承担。
总的来说,诉前保全和诉中保全的费用问题是关系到民事诉讼中双方利益的问题。建议当事人在进行诉前保全和诉中保全时,应该与律师及时协商并确定合理的保全费用,并避免在诉讼程序中因为费用问题产生纷争,从而影响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