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行业动态
民法典保全法条
发布时间:2023-05-28 12:31
  |  
阅读量:

民法典保全法条

民法典保全法是指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因不当行为或法律程序不完备而造成的损失。保全措施是诉讼过程中采取的一种特殊措施,目的是保护诉讼权利的实现和保证诉讼后果的执行。在民法典中,保全法条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的保全措施也有很多种。

一、保全措施

1.查封、扣押

查封是指限制财产转移的一种措施,扣押是指把财产收归法院保管的一种措施。这两种措施被广泛运用于民事案件和执行程序中。一般可以对房产、车辆、船只、存款等财产进行查封和扣押。

2.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是指让当事人在诉讼期内或执行中保有一定的财产,防止诉讼胜诉后无权利可执行的情况。目前,财产保全方式主要有支付担保金、财产保险、债权保全保险等。

3.证据保全

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被毁灭、丢失或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以一定的方法加以保护,使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到保持。比如:拍照、录像、复制、物证保全等。

二、适用范围

1.诉讼中的保全

在民事诉讼中,根据被申请人是否履行生效判决的情况,将保全措施划分为诉前保全诉中保全。诉前保全是指在诉讼开始之前采取的保全措施,主要是针对生效裁判难以执行的情况,比如:查封房产、扣押车辆等;诉中保全是指在诉讼进行中采取的保全措施,比如:禁止被申请人处置财产、保全证据等。

2.执行中的保全

在执行中,保全措施主要是为了保证被执行人的财产充足,确保执行结果得到有效实现。比如:申请查封房产、扣押银行存款等。

三、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0条规定:“当事人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需要,依法决定是否采取,并且在规定期限内发出保全通知书。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书之日起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说明财产的数额、性质、来源、去向、价值等情况。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被申请人的意见和情况,对采取的保全措施及时调整或者解除。”

2.《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程序法》第78条规定:“申请执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认为,被执行人有可能将财产转移、隐匿或者以其他方式损害债权人的利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7条规定:“当事人证据存证难度较大,可能造成损失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证据保全措施。”

四、结语

保全法条在民事诉讼和执行程序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还能有效保障生效判决的实现。在实践中,当事人应当充分认识到保全措施的重要性,积极申请保全,以确保自身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相关tags:
yzs226
yzs226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