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保全和诉前保全的不同
诉讼保全和诉前保全是民事诉讼中常用的两种保全手段,虽然二者表面上看起来相似,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定义
诉前保全是指在诉讼程序开始之前,为防止当事人可能削弱或损害其它当事人合法权益,采取经过法院批准的措施,确保诉讼的正常进行。
而诉讼保全则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为保障诉讼的进行和裁判的实施,采取针对诉讼标的的措施,保证案件的正常进行和判决结果的得以实现。
二、适用范围
诉前保全主要适用于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诉讼标的确立后,以及一些透明合同、表外合同、人身损害赔偿等法律关系的诉讼前。
而诉讼保全则适用于诉讼过程中的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和行为保全等,能够有效保障诉讼标的的实现。
三、主要内容
诉前保全的主要内容包括财产保全、证据保全、行为保全三个方面。
其中财产保全是指就涉案财产、负有支付义务的财产等采取一定的拘留或查封措施。证据保全则是指保全可能扭曲或者走失的证据,在保全程序中要明确证据保存的内容和标准,确保证据保全的有效性。行为保全则是防止对方给行为中对自己造成损害,采取限制性措施,比如禁止被申请人经营等。
诉讼保全主要包括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两个方面。
其中财产保全是指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财产可能损失的情况下,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证据保全是为保护证据的真实性、可信度,采取对可能发生损害的证据进行保存、鉴定等方法,保证案件事实的真实性。
四、操作程序
诉前保全需经过申请、审查、决定和执行等环节。申请时需要附上相关事实材料和证据,由法院审核后决定是否给予批准并实施。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将扣押或查封的财物予以保管或拍卖变现来保障诉讼标的的实现。
而诉讼保全要求当事人在起诉前或在诉讼期间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财产保全申请书等材料。法院经过审查后,决定是否实施财产保全程序。若实施,财产保全的程序主要包括财产查封、扣押等措施。而对于证据保全,则主要由法院保管证据或采用其他方式予以保全。
总之,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作为民事诉讼中的重要手段,均是为保障诉讼的正常进行和结果的实现而存在的。在具体的操作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要选取恰当的保全手段,及时向法院提出保全申请,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保障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