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公司动态
诉讼财产保全规定最新
发布时间:2023-05-22 16:50
  |  
阅读量:

诉讼财产保全规定最新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诉讼财产保全的重要性在民事诉讼中日益突显。财产保全是对财产进行保护,确保被判决的一方有能力履行判决或裁定的行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诉讼财产保全方面的法律规定也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法律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财产保全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自己的认定,依法批准或者不予批准。”民事诉讼法在保全措施的审批方面明确了人民法院的受理程序,规范了财产保全程序的操作方式。

二、财产保全的种类

1. 扣押

扣押是指对一定财产区域范围内的财物进行限制性措施,以保障其不被转移、消失或毁损。以被申请人名下房屋、土地、机器设备、股权等为扣押财产的案件最为常见。

2. 查封

查封是指对被申请人名下的某一财产进行限制性措施,以保护其不被假冒、冒用或变更。查封可以针对房屋、土地、机器设备等有形财产,还可以针对商标、专利等无形财产进行。

3.冻结

冻结是指将被申请人的存款、证券账户、基金份额等资产进行限制性措施,以保证涉案资产不被挪用、转移或消失。冻结财产通常用于债务追偿、离婚补偿等案件中。

4. 禁止

禁止是指人民法院依法禁止被申请人进行某一特定活动。在离婚案件中,法院可以禁止被申请人进行一些不当行为,如暴力、威胁、恐吓等行为。

三、财产保全的申请程序

1. 申请书

财产保全的申请一般是在诉讼过程中提出的,申请人需向人民法院提交保全申请书,并提供相关材料,如证据、现实困难等。

2. 审查程序

人民法院收到申请书后,将进行审查程序,核实申请人的申请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有必要实施保全措施。如申请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将批准保全措施的实施。

3. 实施保全

人民法院对保全措施的执行通常有专门的执行部门和人员负责。一旦获得人民法院的批准,执行部门将依据法院给出的指示进行具体保全措施的执行。

四、财产保全的限制

财产保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涉案财产不受伤害或流失,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一些限制需要特别注意:

1. 中止财产保全

如果申请人无法说明涉案财产确实需要保全,或者申请人提出保全申请时关键资料隐瞒不报,甚至是恶意提出保全请求,则人民法院将有权中止保全措施的实施。

2. 赔偿申请人损失

除了人民法院可以安排保全措施外,在保全措施实施中,也会有一些特殊情形。比如,保全措施导致被申请人产生损失,此时申请人需赔偿谢申请人的损失。

3. 多次保全

在一些情况下,申请人可以就同样的涉案财产提交多次保全申请,但人民法院只会在审查程序时批准一次保全措施的实施。

总之,诉讼财产保全的法律规定在不断完善与更新,但笼统地说,诉讼保全的实施需满足一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在实际操作中,申请人要合理掌握申请财产保全的法律技巧,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财产受到损害。


相关tags:
yzs226
yzs226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