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行业动态
民事诉讼财产保全费率怎么算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3-05-13 18:10
  |  
阅读量:

民事诉讼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为了保障诉讼双方的合法权益,有必要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财产保全费用一般由保全申请人先行垫付。那么,民事诉讼财产保全费率怎么算出来的呢?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

一、什么是财产保全费?

财产保全费是指保全申请人在诉讼过程中为实现保全措施所发生的费用,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费用。具体包括保全保管费、担保费、手续费、工本费等。

二、财产保全费的计算方法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财产保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七条规定,保全费用的标准一般根据应当保全的财产的价值按一定比例收取,比例一般为一千分之五至十之间。

2.如果案件中涉及的财产比较特殊,不能按照上述标准来确定财产保全费用的收取比例,那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收取比例,但应当充分考虑该财产的特殊性和价值等因素。

3.债权案件的财产保全费一般是按照债权本金的一定比例来收取的,比例一般为一千分之五至十之间。

4.对于财产价值不超过人民币一万元的案件,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减免或者免收保全费用。

三、财产保全费的申请与支付

1.申请:在民事诉讼中,当一方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并根据预估的保全费用向法院缴纳一定数量的保全保管费和担保费等。

2.支付:如果法院同意采取相应的财产保全措施,保全费用一般由保全申请人预先垫付,并在案件最终判决后由败诉方承担。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财产保全措施

在选择财产保全措施时,需要充分考虑案件的实际情况、保全措施的成本、效果等因素。一般来说,常见的财产保全措施包括:

1.查封、冻结被保全人的存款、票据、有价证券等;

2.查封、扣押被保全人的动产;

3.查封、扣押被保全人的不动产;

4.强制执行被保全人的债权;

5.在被保全人名下的财产上设立担保;

6.在被保全人名下的不动产上登记动产抵押权;

7.其他适当的方式。

总之,在进行民事诉讼过程中,采取适当的财产保全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有效保障双方的权益。采取措施时要注意财产保全费的计算方法和申请支付流程,以避免因为费用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相关tags: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