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没问题。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个“保全财产要不要抵押”的事儿,掰开了揉碎了,用大白话聊明白。这就像你担心别人欠钱不还,想提前把他家值钱的东西“冻”上,但又怕自己也得押点东西,是不是这个理儿?
想象一个场景:老王欠你20万,你知道他正准备偷偷把名下那辆小车给卖了,然后跑路。你虽然已经去法院告他了,但打官司需要时间,等判决下来,车早没了,你赢了官司也拿不到钱。
这时候,你就需要一招“定身法”——财产保全。就是向法院申请,在老王的案子判决之前,先把他的车、房子或者存款给“查封”或“冻结”了,让他不能动。这样,你将来赢了官司,才有东西可以拿来抵债。
所以,财产保全就是为了保障将来判决能有效执行,而提前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
答案是:不一定。但大多数情况下,法院会要求你提供担保。
为什么?这很公平,咱们得讲理。
法院帮你“冻”了老王的账户,万一后来经过审理,发现是你搞错了,老王根本不欠你钱,或者你败诉了。那人家老王这段时间账户被冻,生意做不了,损失谁承担?总不能让人家白白被“冻”一回吧。
所以,法院为了防止你滥用权利、为了保护被保全人(老王)的合法权益,就会要求你提供担保。
如果你申请保全有误,给老王造成了损失,就可以用你提供的这个担保来赔偿人家。
一说要担保,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糟了,是不是得押我自己的房子车子?”别急,方法不止一种,而且抵押财产是要求最高、最麻烦的一种,现在用的越来越少了。
钱保(最常见、最省事)
怎么做:直接向法院指定账户汇入一笔现金(比如保全20万财产,可能让你担保10万或者20万,具体比例法院定)。 优点:方便快捷,法院系统最喜欢,一看钱到了,立马操作。案子结束了,钱会解冻还给你。 这就好比:你帮法院做一个承诺,先把一笔“保证金”放在它那儿,让它能放心地帮你办事。找保险公司买“保函”(目前最流行)
怎么做:花一点钱(比如保全金额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去一家有资质的财产保险公司,买一份叫“诉讼财产保全责任险保函”的东西。保险公司向法院出具一个书面证明,承诺如果你的保全错了,由保险公司来赔。 优点:成本极低!保全20万的财产,可能只需要花200-600块钱。不用占用你大笔的资金,也不用抵押自己的房子车子,特别受普通人欢迎。 这就好比:你花小钱买了一份“保险”,出了事保险公司替你扛着,法院看到保险公司的信誉,也就放心了。实物抵押或质押(比较麻烦)
怎么做:用你自己名下的房产、车辆等去法院做抵押登记,或者把金银首饰、股权凭证等交给法院保管。 缺点:手续非常繁琐,要评估资产价值,办理抵押登记,资产在期间还不能用。除非你实在没现金又买不了保险,否则一般不选这个方式。银行、担保公司出具保函
和保险公司类似,找银行或大型担保公司出具保函,用他们的信誉做担保。但对个人来说,门槛比较高,不如找保险公司方便。有,但非常少! 除非是特殊情况,法院审查后认为确有必要,且你确实非常困难,但实践中对普通人来说很难申请。比如:
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恤金的。 事实特别清楚、权利义务关系特别明确的。 对方几乎肯定要败诉的(比如有白纸黑字的借条)。但即便这样,法院为了保险起见,大概率还是会让你提供一定担保。所以,咱们普通人申请财产保全,就默认需要准备担保,这样最稳妥。
最后打个比方: 财产保全就像你想请一个厉害的保镖(法院)去按住一个可能跑掉的人(老王的财产)。 保镖说:“行,但我不能白干,万一你指认错了,我得有钱赔给人家。” 这时,你要么直接给保镖一笔现金作押金(钱保),要么花小钱去找个知名的担保公司,让担保公司对保镖说:“你放心去,出事我赔”(买保险)。
所以,保全财产不一定要抵押你的房子车子,但大概率需要你提供一种担保形式,而买一份保险是最聪明的选择。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你彻底搞懂这个问题,心里有底,遇事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