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公司动态
企业互相财产保全
发布时间:2025-10-13 07:11
  |  
阅读量:

企业互相财产保全:普通人也能看懂的“商业保险”

在商业世界里,企业之间合作难免有摩擦。比如A公司欠B公司货款迟迟不还,B公司担心对方转移财产,这时候“财产保全”就成了救命稻草。但你可能不知道,企业之间还能“互相保全财产”——这就像一场商业版的“互相制衡”。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这是怎么回事。

一、什么是“互相财产保全”? 简单说,就是两家企业因为纠纷互相向法院申请冻结对方的财产。比如:

A公司起诉B公司拖欠货款100万,同时申请冻结B公司账户; B公司反手也起诉A公司质量问题索赔150万,顺便把A公司的厂房设备给保全了。

这就形成了“你冻我,我冻你”的局面,像极了武侠片里的“互点穴道”。

二、为什么企业要这么做?

防止对方“跑路”:就像网购怕卖家收钱不发货,企业也怕对方转移财产,最后赢了官司拿不到钱。 谈判筹码:互相冻结后,双方往往更愿意坐下来谈,毕竟谁都耗不起。 法律战术:有时候一方会故意高额索赔,通过保全给对方施压,逼对方妥协。

三、普通人要注意什么? 虽然这是企业间的操作,但普通人如果做生意也可能遇到:

合同要写清楚:比如约定纠纷发生时只能由一方所在地法院管辖,避免被对方“突袭保全”。 账户别只留一个:企业(或个人经营者)可以分散资金,避免被一次性冻结导致经营瘫痪。 警惕“恶意保全”:有些人会滥用保全手段,比如虚构债务起诉你,这时候要立刻找律师反击。

四、真实案例参考 2021年,某电商平台和供应商闹翻,双方互相申请冻结对方2000万资金。结果两败俱伤——平台现金流紧张,供应商也发不出工资。最后法院调解:各自解除保全,供应商分期还款。这说明保全是把双刃剑,用不好可能伤到自己。

总结 企业互相财产保全就像商业版的“核威慑”,目的是自保,但用过头可能同归于尽。普通人做生意,提前预防(比如签好合同、保留证据)比事后补救更重要。如果真遇到,记住三点:

别慌,保全≠输官司; 尽快找专业律师; 积极沟通,有时候一杯咖啡的谈判比打半年官司更划算。

(注:本文仅为通俗解读,具体法律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


相关tags:
yzs226
yzs226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