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违建"这个词,但"对违建财产保全"这个概念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法律概念。
首先得明白什么是违建。违建就是"违法建筑"的简称,指的是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或者虽然办了手续但没按审批要求建的房子或其他建筑物。比如:
没拿到建设许可证就私自盖的房子 超出审批面积多建的部分 在禁止建设的区域(如河道、绿化带)建的房子 临时建筑到期后没拆除反而继续使用的财产保全是个法律术语,简单说就是"先把东西扣住,防止被转移或破坏"。比如:
张三欠李四钱不还,李四起诉前可以申请把张三的银行账户冻结 王五的车撞了人可能要赔钱,受害人可以申请把王五的车先扣住财产保全的目的是防止被告在官司打完前把财产转移或卖掉,导致最后判决赢了也拿不到钱。
把上面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对违建财产保全"就是指:
在查处违法建筑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违建当事人转移、变卖或破坏违建财产,执法机关依法采取的临时性控制措施。
举个例子: 某公司在农田上违法建了个厂房,国土部门发现后要查处。但担心公司老板在处罚决定下来前把厂房里的设备搬走或把厂房卖掉,就可以申请法院对这座违建厂房进行财产保全,暂时查封厂房和里面的设备。
主要考虑三点:
防止当事人逃避处罚:有些违建者一看要被查处,赶紧把违建卖掉或转移,等处罚决定下来时已经找不到人了。
保证处罚执行:比如要罚款或没收违建,如果财产被转移了,处罚就难以执行。
保护公共利益:有些违建存在安全隐患,保全可以防止继续使用造成危险。
常见的保全方式包括:
查封:贴封条,禁止使用和处置。比如在违建大门上贴封条。
扣押:把东西扣下来。比如把违建里的设备拉走保管。
冻结:主要针对银行存款。比如冻结与违建相关的银行账户。
其他方式:如登记保全(对不动产进行登记限制)、提存(把物品交给第三方保管)等。
不是随便哪个部门都能决定财产保全的:
行政机关:如城管、国土部门在查处违建时,可以依法先行登记保存证据。
人民法院:行政机关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正式的财产保全措施。
特殊情况下:如紧急情况下,相关部门可以先采取措施,但必须尽快补办手续。
保全不是最终目的,只是临时措施:
调查结束后:如果确认是违建,会依法作出拆除、没收、罚款等处罚。
官司打完后:根据判决结果处理被保全的财产,该拆的拆,该罚的罚。
如果保全错了:比如后来证明不是违建,或者处罚决定被撤销,保全措施要立即解除,造成损失的还要赔偿。
建房一定要合法:办齐手续再建,不要心存侥幸。
收到保全通知别硬抗:配合调查,保全期间不要擅自撕封条或转移财产,否则可能面临更重处罚。
有异议依法维权:如果认为保全措施不当,可以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但不要暴力抗拒。
购买房产要当心:买房时一定要查清房产合法性,别贪便宜买违建,可能钱房两空。
对违建财产保全,简单说就是"先把违建控制住,防止当事人动手脚"。这是法律赋予执法部门的权力,目的是保证违建查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关键是要依法建设,遇到保全措施时也要依法应对,既不要违法建设,也不要违法抗拒执法。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理解这个法律概念。如果有具体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