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没申请财产保全,可能会吃大亏!
离婚不仅是感情的分割,更是财产的分割。如果一方在离婚前偷偷转移、变卖或隐藏财产,另一方可能分到的钱会大大缩水。这时候,财产保全就像一把“法律锁”,能暂时冻结财产,防止对方动手脚。但如果没申请保全,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
离婚过程中,有些人会耍心眼,比如:
偷偷卖房卖车:把共同财产低价卖掉,钱揣自己兜里; 伪造债务:突然冒出“欠债”,声称财产要用来还债; 转移存款:把银行卡里的钱分批转走或取现。如果没申请保全,等法院判决分割财产时,你可能发现对方名下早已“干干净净”,想追回都难。
即使法院判你分到一半房产或存款,但如果对方提前把财产处理了,法院也可能执行不到财产。比如:
房子已经过户给亲戚; 存款已转移到他人账户; 公司股权被低价转让。这时候,你拿到的判决书可能变成“一纸空文”,钱和房子都要不回来。
如果事后发现对方转移财产,虽然可以起诉要求重新分割,但:
举证难:你得自己找证据证明对方转移财产(比如银行流水、合同等),普通人很难查到; 时间长:重新打官司可能要几个月甚至几年; 成本高:请律师、查证据都要花钱,最后可能得不偿失。对比:如果提前申请保全,法院会直接查封财产,省去后续麻烦。
如果对方有这些迹象,建议立刻申请:
✅ 突然大额转账或取现;
✅ 名下房产、车辆莫名过户;
✅ 故意不工作、声称“没钱”(实际藏了财产);
✅ 有家暴、出轨等过错,可能报复性转移财产。注意:保全是有时限的(通常到离婚案结束),别拖到对方转移了才行动!
离婚时,财产保全不是必须的,但就像买保险——用不上最好,但真出了问题能救命。如果对方人品可疑或财产复杂,建议尽早咨询律师,把该锁住的财产锁住,避免人财两空!
(本文为原创通俗解读,具体操作请以专业律师建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