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时财产保全费用怎么算?一文讲清楚
离婚时,如果担心对方转移或隐藏财产,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提前“冻结”财产。但申请保全需要交费,这笔钱怎么算?谁来承担?下面用大白话讲清楚。
财产保全费用主要分两部分:
法院收取的保全申请费(交给法院) 担保费或保险费(找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提供保函时支付)。法院收费按《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执行,标准如下:
财产金额≤1000元或不涉及金额:每件交30元。 超过1000元的部分:按比例分段计算: 1千~10万元部分:按1%交费(例如保全5万元,交费=30元+490元=520元); 超过10万元部分:按0.5%交费(例如保全50万元,交费=30元+900元+2000元=2930元)。注意:
最高不超过5000元(比如保全1个亿,最多也只交5000元)。 如果法院要求提供担保(如房产、存款或保函),这部分费用另算。如果自己没钱或不想用房产担保,可以找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开保函,费用通常是:
保险费:保函金额的0.1%1%(比如保全100万,保险费约10001万元,具体看保险公司报价)。 担保费:如果是担保公司,费率可能更高(1%~3%)。建议:对比保险公司和担保公司的价格,选更划算的。
如果对方有转移财产的迹象(比如突然卖房、大额转账),或者财产争议较大(如公司股权、多套房产),建议申请保全。否则,可能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
总结:
保全费用=法院申请费(最高5000元)+担保费/保险费(0.1%~3%)。 费用先由申请方垫付,胜诉后可能让对方承担。 如果财产价值高或对方不诚信,保全能避免“人财两空”。提醒:不同地区法院可能有细微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当地律师或法院立案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