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车财产保全指南:普通人也能看懂的法律攻略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对方耍赖不赔钱,或者担心对方转移财产,“财产保全”就是一把法律保护的“锁”。今天就用大白话讲清楚:怎么给肇事车“上锁”,以及注意事项。
简单说就是向法院申请提前冻结对方的车、存款、房产等财产,防止对方在判决前转移财产。比如:
对方全责但名下只有一辆车,怕他偷偷卖掉; 对方是公司,担心转移账户资金。关键点:保全必须在起诉前或诉讼中申请,判决后再申请就晚了!
注意:如果对方是“三无人员”(无车、无房、无存款),保全就没意义。
准备材料
事故责任认定书、身份证、对方车辆信息(车牌号、登记证); 担保物:法院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比如自己名下房产、存款,或找保险公司买“担保保险”)。向法院申请
去事故发生地或对方所在地法院提交《财产保全申请书》; 法院48小时内会裁定是否同意。执行保全
法院会查封对方车辆(车管所登记冻结),或冻结银行账户; 车辆被保全后:对方不能买卖、过户,但一般仍由对方保管。Q1:保全要花多少钱?
法院收取保全费(比如1万元以下交50元); 担保费用:如果用保险担保,约保额1%-3%(比如保10万付1000-3000元)。Q2:保全错了怎么办? 如果最后你败诉,对方因保全遭受损失(比如车被查封导致运营损失),你需要赔偿!所以务必证据充分再申请。
Q3:车被保全后还能用吗? 可以开,但不能卖。如果对方拒不赔钱,胜诉后可以申请拍卖被保全的车。
总结:财产保全是法律赋予的“紧急制动按钮”,用得好能保证赔偿到位,但要用对时机、避免滥用。遇到复杂情况,建议直接找律师介入,少走弯路!
(原创手动撰写,无AI逻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