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期间的财产保全,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审判决后、二审开始前,为了防止对方转移财产导致将来判决难以执行,向法院申请冻结或查封对方财产的措施。这就像是在足球比赛中,裁判吹哨暂停比赛时,球员们暂时不能移动球的位置一样。
防止对方转移财产:有些当事人一审败诉后,可能会偷偷转移财产,导致二审胜诉后无财产可执行。
保障胜诉权益:确保将来胜诉后能够实际拿到钱或财产,避免"赢了官司拿不到钱"的情况。
给对方施加压力:财产被保全后,对方可能会更积极地考虑和解或调解。
财产保全费用主要包括两部分:
申请费:向法院交纳的费用,根据保全金额按比例收取,最高不超过5000元。
担保费:法院通常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如保险公司保函、现金存款等),这部分会产生一定费用。
在诉讼请求中明确列出:如果一审胜诉,可以在诉讼请求中直接要求对方承担财产保全费。
举证保全必要性:向法院说明申请保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证明不是恶意保全。
提供费用凭证:保留并提交所有保全相关的缴费凭证和担保费用证明。
作为上诉请求的一部分:如果一审未支持保全费,可以在上诉状中明确提出。
证明保全行为的正当性:通过证据证明保全行为是为了防止对方转移财产,而非恶意干扰。
与二审请求挂钩:将保全费主张与二审的主要诉讼请求联系起来,说明其必要性。
保全金额要合理:保全金额应与诉讼标的相当,过高可能导致费用增加和担保困难。
及时续保:保全措施有期限,到期前要及时申请续保,避免失效。
胜诉后及时解除:如果二审败诉或达成和解,应及时申请解除保全,避免不必要的费用和赔偿责任。
保全错误的风险:如果最终败诉,可能面临赔偿对方因保全造成的损失,因此申请保全前要慎重评估。
Q:保全费最终由谁承担? A:一般由败诉方承担,但如果保全金额明显过高或存在恶意保全,法院可能调整承担比例。
Q:担保金可以退吗? A:可以。案件终结后,凭法院裁定书到银行或担保机构办理退还手续。
Q:保全费可以分期支付吗? A:法院费用一般不能分期,但担保方式可以选择费用较低的保险公司保函替代现金担保。
提前规划:在起诉前就应考虑是否需要保全,避免错过最佳时机。
专业评估:请律师评估案件胜诉可能性和对方财产状况,避免盲目保全。
选择合适担保方式:比较现金担保、保险公司保函等不同方式的成本和效果。
全程跟踪:保全后要定期关注被保全财产状况,防止价值减损。
财产保全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保障权益,用得不好可能反受其害。建议在专业律师指导下,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申请及如何主张相关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