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是否需要交财产保全费?一文讲清楚
在刑事案件中,财产保全是一个重要环节,但很多人对是否需要交“财产保全费”存在疑问。本文用通俗的语言,结合法律规定和实务操作,帮你彻底搞懂这个问题。
刑事案件中的财产保全,通常指司法机关(公安、检察院、法院)为了防止嫌疑人转移、隐匿或毁损财产,影响后续追赃退赔或罚金执行,依法对涉案财物采取的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例如:冻结银行账户、扣押车辆、查封房产等。
结论:不需要当事人支付费用。 原因如下:
法律依据不同 民事案件的财产保全(如借钱不还起诉前冻结对方账户)需要申请人预交保全费,这是《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的。但刑事案件的财产保全由公检法依职权主动采取,属于国家司法行为,不适用民事案件收费规则。
谁来决定保全? 刑事案件中,是否需要保全财产完全由司法机关根据案情决定(比如嫌疑人可能转移赃款),当事人(被害人、嫌疑人)既不能申请,也无需缴费。
实务中的操作 公安机关冻结账户、检察院扣押涉案财物时,不会要求被害人、嫌疑人或家属交费。如果遇到有人以“保全费”名义收费,极可能是诈骗。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比如故意伤害案中索赔医药费),法院可能参照民事规则收取诉讼费,但财产保全仍由刑事程序处理,不额外收费。
涉案财物保管费 个别情况下,查封的车辆、货物等若需第三方机构保管(如停车场、仓库),可能产生保管费。但这属于办案机关经费支出范畴,不应转嫁给当事人(最高检明确禁止违规收取保管费)。
警惕“保全费”骗局 曾有骗子冒充警察要求家属交“保证金”“保全费”换取取保候审,均为诈骗!司法机关绝不会电话索要费用。
财物被保全后怎么办?
对被害人:结案后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返还(如被骗资金)。 对嫌疑人:若认为保全错误,可委托律师提出申诉。总结:刑事案件财产保全是国家机关的职权行为,不收取任何费用。遇到收费要求,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并报警,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