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最近愁得睡不着觉。他和妻子结婚十年,现在闹离婚。当年结婚前,父母给他全款买了套房,登记在他名下。现在妻子说这套房是共同财产,要分走一半。老张急得直跺脚:"这明明是我婚前的房子,怎么离婚还要分给她?"
这样的故事在离婚官司中屡见不鲜。很多人在结婚时没想过离婚,等真要分家产时才发现,自己以为的"婚前财产"早已"混同"得面目全非。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离婚时到底要不要保全婚前财产?该怎么保?
很多人存在误区,认为"婚前财产永远是我的"。但法律上有个专业术语叫"财产混同",就像把白糖和盐倒进一个罐子,时间久了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我经手过一个案子:王女士婚前有200万存款,结婚后这笔钱一直存在工资卡里。8年婚姻期间,这张卡既存工资又付房贷,还给孩子交学费。离婚时一查流水,200万早就和婚后收入"混"在一起分不清了。法院最终认定其中60万属于共同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1063条,婚前财产确实归个人所有。但第1065条同时规定,夫妻可以约定财产归属。如果没约定或约定不明,婚前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如房租、投资收益)都可能被认定为共同财产。
有个客户李先生的案例很典型。他婚前买的车一直登记在自己名下,婚后也坚持用个人账户支付保险费。离婚时法院很明确判定车辆归其个人所有。
第二招:签订婚前协议别觉得签协议伤感情。现在很多年轻人把婚前协议看作"婚姻体检报告"。协议要写清楚:
具体财产清单(如某小区某栋某号房产) 财产归属约定 增值部分如何处理注意!协议必须书面形式,最好公证。曾有个案子,双方手写的协议因关键条款模糊,最终被法院认定无效。
第三招:谨慎处理财产转化很多人在婚后做这些事导致财产混同:
把婚前房产卖了置换新房 用婚前存款支付婚后房贷 将个人账户资金转入共同账户建议:如果必须动用婚前财产,务必保留完整资金流向证据。比如卖婚前房买新房,要确保购房款能清晰追溯来源。
有个典型案例:小周婚前获得父母赠与的商铺,婚后租金用于家庭开支。离婚时法院判定商铺归小周,但租金收益需分割。
记住,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婚前财产就像给你的婚姻系上的"安全带",不是诅咒离婚,而是让双方都能更从容地经营婚姻。毕竟,清晰的财产界限往往能让感情更纯粹。
(注:本文所述案例均为真实案件改编,当事人信息已做隐私处理。具体法律适用需结合个案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