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起诉前财产保全费用详解:普通人也能看懂的法律指南
在深圳打官司,如果担心对方转移财产导致赢了官司拿不到钱,“财产保全”就是你的“法律保险”。但申请保全需要花钱,具体怎么算?该注意什么?今天就用大白话讲清楚。
简单说,就是还没正式起诉时,先向法院申请冻结对方的财产(比如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防止对方提前转移。等官司打赢后,可以直接用被冻结的财产还钱。
适用场景举例:
别人欠你100万,你听说他正准备卖房跑路; 合作方违约,公司账户里的钱可能被转走。费用分两部分:法院收费和担保费用。
1. 法院收费(必须交)按《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保全费按保全金额比例收取,封顶5000元:
1000元以下:免收; 1000元~10万元:按1%交,比如保全5万,交500元; 超过10万元:按0.5%交,比如保全100万,交5000元(封顶)。注意:即使最后败诉,这笔钱也不退。
2. 担保费用(可能产生)法院一般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防止保全错误给对方造成损失),常见方式:
保险公司保函:最常用,费用约保全金额的0.1%~0.3%(比如100万保全,保费约1000~3000元); 现金/房产担保:需冻结同等价值的存款或房产,成本较高,普通人一般不选。Q:如果保全错了,要赔钱吗? A:是的!如果最终证明保全错误(比如对方不欠你钱),你可能要赔偿对方损失。这就是为什么法院要求担保。
Q:保全后对方还能用钱吗? A:冻结的银行账户只能进不能出,房产车辆不能买卖,但对方可以提出反担保解除冻结。
总结:在深圳做诉前财产保全,费用主要是法院收费+担保费,关键是要提供准确的财产线索,避免因操作失误白花钱。如果金额较大,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确保万无一失。
(本文根据深圳法院实务及法律规定原创整理,未经许可禁止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