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申请财产保全?这5类主体要记清!
财产保全是打官司时防止对方转移财产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谁都能随便申请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符合条件的主体才有权启动财产保全。用大白话给大家捋清楚,以下5类主体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最常见的情况
:比如张三欠李四100万不还,李四起诉前或诉讼中,担心张三偷偷卖房卖车,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冻结张三的财产。
关键点: 原告:大多数保全都是原告申请的,目的是确保将来赢了官司能拿到钱。 被告:少数情况下,被告也能申请。例如,被告反诉原告,或原告自己可能转移财产(比如恶意诉讼后想跑路)。适用场景
:如果双方约定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比如商事合同仲裁),在仲裁过程中,一方也能申请财产保全。
注意:仲裁机构没有执行权,需通过法院办理(比如向仲裁委提交申请,由法院最终裁定)。特殊情况:极少数情况下,法院即使没人申请,也可能直接冻结财产。比如:
涉及公共利益(如环境污染赔偿案,企业可能连夜转移资产); 离婚纠纷中,一方可能恶意变卖夫妻共同财产,法官可主动干预。典型例子:
债权人代位权诉讼:A欠B钱,B又欠C钱,C起诉A时,可以申请保全A的财产。 遗产纠纷:老人去世后,子女争遗产,其他继承人可申请冻结遗产份额。
核心条件:必须与案件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不能是“路人甲”。少数情况:比如海关查处走私货物时,可依法扣押涉案财物;税务部门追缴欠税,也能冻结企业账户。
总结:能申请财产保全的,要么是官司当事人,要么是和案子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普通人不能因为“看谁不爽”就去冻结别人财产,法院和行政机关也会严格审查。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