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简单来说,就是法院为了防止被告在诉讼期间转移、隐匿或变卖财产,导致将来判决难以执行,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性强制措施。通俗讲,就是“先冻住你的钱或房子,等官司打完再说”。
比如:A借给B 100万元,B一直拖着不还。A起诉后,担心B偷偷把房子卖了跑路,就可以申请法院查封B的房子,确保将来赢了官司能拿到钱。
注意:财产保全不是“想冻就冻”,必须符合法律条件,否则可能面临赔偿。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1条,申请财产保全要满足以下条件:
有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比如借条、合同、转账记录)。 情况紧急,不立即保全可能导致财产被转移(如对方正在卖房)。 提供担保(一般需要交保证金或找担保公司)。常见场景:
欠钱不还,对方有房、车、存款; 离婚纠纷,怕配偶转移共同财产; 商业合同纠纷,对方可能跑路。写一份《财产保全申请书》,写明:
双方身份信息(姓名、身份证号、住址); 保全的理由(比如“对方正在转移房产”); 保全的财产线索(如银行账号、房产地址、车牌号)。法院一般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比如交30%的保证金,或找保险公司出具保函)。如果保全错误,担保金可能用来赔偿对方损失。
法院会在48小时内决定是否同意保全。如果同意,会查封、冻结对方的财产。
:冻结1年。
到期前可以申请续保。Q1:保全要花多少钱?
法院收取的保全费(按标的额计算,比如100万大约交5000元); 担保费(如果用保险公司保函,费用约1%-3%)。Q2:对方没钱,保全有用吗? 如果对方真的没财产,保全也白搭。所以申请前最好调查清楚对方财产状况。
Q3:赢了官司后怎么拿钱? 保全只是“冻住”财产,胜诉后还要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才会划扣或拍卖。
财产保全是法律赋予债权人的一把“利剑”,能有效防止老赖转移财产。但用不好也可能伤到自己(比如错误保全要赔偿)。因此,建议在专业律师指导下操作,确保合法合规,最大限度保护自身权益。
如果你正面临债务纠纷或担心对方转移财产,尽早咨询律师,争取在黄金时间内采取法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