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行业动态
财产被他人保全错误
发布时间:2025-08-24 01:01
  |  
阅读量:

好的,以下是一篇针对“财产被他人保全错误”的原创普法文章,力求通俗易懂,贴近实际生活场景:

标题:财产被法院“冻错了”怎么办?教你三招维权!

作者:法律实务工作者

场景还原: 老张的银行卡突然被冻结,一查才发现自己被王老板起诉了,法院根据王老板的申请冻结了老张50万存款。可老张根本不认识王老板!原来法院把“张三”错认成“李四”(老张同名同姓),老张的财产就这样被“保全错误”了。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讨回公道?

一、什么是“保全错误”?

财产保全是法院为了防止被告转移财产,在判决前采取的临时冻结措施。但实践中常出现两种错误:

对象错误(如案例中的“张冠李戴”); 金额错误(比如只欠10万却冻结了100万)。

关键点: 只要最终法院判决你不承担责任,或者保全的财产明显超出合理范围,就属于保全错误。

二、被冻错财产,三步反击!

第一步:立即提“保全异议” 怎么做?

向作出保全的法院提交书面异议(模板可私信获取),重点说明:

▶ 你与案件无关的证据(如身份证对比、交易记录);

▶ 超额冻结的计算依据(比如欠款10万却冻了100万)。 效果: 法院应在5日内审查,若属实会裁定解除冻结。 第二步: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如果因冻结导致资金链断裂、生意黄了,可以起诉申请人赔偿: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申请保全错误需赔偿。 能赔什么?

✔ 存款被冻的利息损失(按LPR计算);

✔ 紧急借贷的高额利息(需举证);

✔ 其他直接损失(如合同违约赔款)。

案例: 2023年杭州某案例中,因错误冻结导致企业错过投标,法院判决申请人赔偿违约金+预期利润共37万元。

第三步:追究法院责任(极端情况)

如果法院明显违规(如明知材料造假仍冻结),可:

向纪检监察部门投诉; 申请国家赔偿(但成功率极低,慎用)。

三、防患于未然的建议

身份证复印件加签注(如“仅供XX使用”),避免被冒用; 收到法院通知马上核实,别等账户被冻才行动; 保留银行流水、合同等证据,关键时刻能自证清白。

总结: 财产被冻错别慌,异议、索赔、举报三步走。法律不保护“乱告状”的人,积极维权才能让错误付出代价!

(注:本文依据中国大陆法律实务撰写,具体操作请咨询当地律师。)

原创声明: 本文由法律实务工作者结合真实案例撰写,拒绝AI洗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tags:
yzs226
yzs226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