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费的法律规定详解(通俗版)
在打官司时,为了防止对方转移财产导致赢了官司拿不到钱,当事人可以申请“财产保全”。但法院不是免费帮你“冻账户”“封房子”的,需要交一笔“财产保全费”。下面用大白话讲清楚相关规定:
简单说就是法院帮你查封、冻结对方财产时,你要先交的“手续费”。这笔钱交给法院,不是给对方的,属于诉讼费用的一部分。
保全费不是固定金额,而是根据你申请保全的财产价值(标的额)分段计算。2023年最新标准如下(依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四条):
不超过1000元或不涉及财产数额的
:每件收30元
(比如申请冻结对方微信零钱,里面只有几百块)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
:按1%交
(例如保全5万元财产:30元+49,000×1%=520元)超过10万元的部分
:按0.5%交,最高不超过5000元
(例如保全100万元财产:30元+900元+450,000×0.5%=3,680元)⚠️注意:
保全费有封顶,无论财产价值多高,单次申请最高交5000元。 如果保全车辆、房产等,还需额外支付给评估公司、保管单位费用(如停车费、仓储费)。原则上由申请人预交
(谁申请保全谁先垫付),但最终由败诉方承担。
举例: 你起诉别人欠款50万并申请保全,先垫交保全费3,020元。 如果官司赢了,这笔钱会判由对方承担,和执行款一起要回来。 如果官司输了,不仅保全费自己亏了,还可能赔偿对方因保全造成的损失。没钱交保全费怎么办? 可以申请减免或缓交(需证明经济困难),但实践中难度较大。更常见的方法是买财产保全责任保险(保费约为保全金额的0.1%-0.3%),保险公司帮你向法院出具保函。
保全错误要赔钱 如果事后证明你保全错了(比如对方根本不欠你钱),不仅要赔对方损失,法院已收的保全费也不退。
总结:财产保全费相当于“法律保险金”,合理使用能保护权益,但用错了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