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是法律程序中常见的一种措施,但很多人对如何核实保全信息的真实性感到困惑。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几种辨别财产保全信息真假的方法。
财产保全简单说就是法院为了防止被告转移财产,暂时"冻结"被告的银行账户、房产等财产的一种法律措施。当有人起诉你,担心你转移财产时,可以向法院申请保全你的财产。
现在有些不法分子会伪造"财产保全通知"进行诈骗。他们可能冒充法院工作人员,发送虚假的保全信息,目的是让你恐慌并转账"解冻"。所以学会辨别真伪很重要。
这是最可靠的方法。如果你收到保全通知:
不要拨打通知上提供的电话(可能是骗子设的) 通过114或法院官网找到该法院的公开电话 向法院立案庭或执行局查询案件信息真正的法院文书有固定格式:
有法院全称和红头 案号格式规范(如"(2023)京01执保123号") 有法官签名和法院公章 不会使用"最后通牒"等威胁性语言法院送达保全裁定通常有几种方式:
邮寄送达(使用法院专用信封) 直接送达(由法院工作人员或法警送达) 极少通过短信、微信等电子方式送达如果只收到短信或陌生电话通知,很可能是诈骗。
如果通知说你的银行账户被冻结:
亲自去银行柜台查询账户状态 不要通过网银或ATM查询,因为有时显示可能延迟 真正的冻结会有银行出具的司法冻结通知书警惕以下情况:
要求你转账到"安全账户"解冻 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验证码 威胁"不立即处理就会被逮捕" 这些都是诈骗的典型特征如果确认是虚假保全信息:
立即报警 保留所有证据(短信、邮件、文件等) 不要按照对方要求进行任何转账操作 可以咨询专业律师寻求法律帮助记住:保持冷静,核实信息,不轻信陌生通知,是防范保全诈骗的关键。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及时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是最稳妥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