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到底执行些啥?一文给你讲明白
生活中,咱们可能听过“财产保全”这个词,尤其是遇到欠钱不还、合同纠纷打官司的时候。但具体它是干啥的?法院怎么操作?会不会影响被保全人的正常生活?今天就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
简单说,就是“怕对方转移财产,提前让法院冻住他的钱和物”。比如:
张三欠你100万,你起诉后担心他偷偷卖房跑路,就可以申请保全他的房子、存款。 公司合同纠纷,你怕对方把机器设备搬空,也能申请保全这些财产。关键点:财产保全不是最终判决,而是“临时措施”,目的是防止对方耍赖。
法院接受保全申请后,会根据情况对不同类型的财产采取“冻结”“查封”“扣押”等手段:
银行账户
冻结存款:直接通知银行,冻结对方账户里的钱(比如冻结50万,超出部分仍能使用)。 限制转账:账户只能进钱,不能出钱,工资到账也能被冻结。房产、土地
查封:在房管局登记“限制交易”,房子不能卖、不能抵押,但一般还能住(除非法院强制腾房)。 活封:特殊情况下,允许对方继续使用房产(比如工厂设备保全后仍可生产)。车辆、设备
扣押:法院把车或机器贴封条拉走,存到指定地方。 就地查封:车还能开,但不能过户或报废(交警系统会标记)。股票、股权
冻结股票账户:不能买卖,但分红、配股仍归被保全人。 限制股权转让:公司股东想卖股份得先解封。其他财产
贵重物品(珠宝、古董)、应收账款(别人欠他的钱)、甚至虚拟财产(游戏账号、比特币)都可能被保全。注意:如果官司输了,保全的财产得解封,还可能赔对方损失。
总结:财产保全是法律给的“保险绳”,能防老赖,但要用对方式。申请前务必咨询律师,避免因操作不当反赔钱!
(本文参考《民事诉讼法》第100-108条,结合实际案例撰写,原创内容禁止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