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官司的过程中,如果担心对方转移财产,导致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很多人会选择申请“财产保全”。但很多人会问:申请保全财产起诉,是不是要多交钱?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问题,让大家明白保全财产的费用构成,以及如何合理运用这一法律手段。
财产保全,简单来说就是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冻结、查封或扣押对方的财产,防止对方在诉讼期间转移财产,确保将来判决能够顺利执行。
比如:
张三欠你100万,你起诉他,但怕他偷偷卖掉房子跑路,就可以申请保全他的房产或银行账户。 李四和你合伙做生意,现在要散伙,你担心他把公司资金转走,可以申请冻结公司账户。财产保全分为诉前保全(起诉前申请)和诉中保全(起诉后申请),但无论哪种,法院都会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
答案是:要交钱,但不是“多交”诉讼费,而是额外支付保全费用和担保费用。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申请保全需要缴纳保全申请费,具体标准如下:
不超过1000元或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30元 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1%交纳 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最高不超过5000元)举例:
你要保全对方50万的财产,保全费计算如下: 1000元部分:30元 1000-10万部分(9.9万×1%)=990元 10万-50万部分(40万×0.5%)=2000元 总计:30+990+2000=3020元这笔钱由申请人预交,最终由败诉方承担。
法院为了防止申请人滥用保全措施(比如乱冻结别人财产),会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担保方式主要有:
现金担保:直接交一笔钱给法院(比如保全50万,可能要交50万或一定比例)。 保险公司保函:找保险公司出具担保函,费用一般是保全金额的0.1%-1%(比如保全50万,保费可能500-5000元)。 房产、车辆抵押:用自己名下的财产做担保。注意:
如果保全错误(比如你败诉了),对方可以起诉你赔偿损失,所以担保很重要。 保险公司保函是较常用的方式,成本相对较低。虽然保全要额外花钱,但在对方可能转移财产的情况下,保全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即使赢了官司,也可能拿不到钱。
适合申请保全的情况:
对方有转移财产的迹象(比如突然卖房、大额转账)。 争议金额较大(比如几十万、上百万的债务)。 对方信用较差(比如老赖、多次违约)。不适合保全的情况:
对方确实没钱(保全了也执行不了)。 争议金额很小(保全成本可能比最终拿到的钱还高)。建议:
如果金额较大,建议咨询律师,确保保全措施合理。 尽量选择保险公司保函,降低担保成本。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搞清楚保全财产的费用问题,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