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司财产保全裁定不服怎么办?手把手教你应对策略
一、什么是财产保全裁定? 财产保全是法院为防止被告转移财产,根据原告申请临时冻结公司银行账户、查封资产的法律措施。裁定书会写明保全理由、金额和期限,公司收到后若认为不合理,可依法维权。
二、为什么不服?常见4种理由
超额保全:原告申请冻结的金额远超实际债务(例如欠款100万却冻结500万)。 缺乏担保:原告未提供足额担保(法律规定原告需用现金或资产为保全错误兜底)。 证据不足:原告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公司存在转移财产的风险。 程序违法:法院未听取公司意见直接裁定(情况紧急除外)。三、关键应对步骤
立即核查裁定内容
核对冻结账户、查封资产的清单是否与裁定一致。 检查裁定书是否载明原告提供的担保信息(如保证金比例)。10日内提出书面异议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11条,收到裁定后10日内可向作出裁定的法院提交《财产保全异议书》。 异议重点:
▶ 指出超额保全的具体数据(例:公司账面余额仅200万,却冻结500万);
▶ 说明原告担保不足(如担保物价值仅为保全金额的30%,未达法律规定);
▶ 提供反担保解除保全(下文详述)。用反担保解除冻结
若公司有经营资金需求,可向法院提交等值财产(如房产、保函)作为反担保,申请解除保全。 操作示例:某公司被冻结300万,后以名下厂房(评估价350万)作为反担保,3天内解封账户。起诉索赔(若已造成损失)
若最终证明保全错误(如原告败诉),公司可起诉原告赔偿因冻结导致的经营损失、商誉损害等。四、注意事项
速度要快:超过10天异议期可能丧失救济权利。 专业协助:立即联系律师梳理证据,异议书需法律文书格式(可私信获取模板)。 避免硬抗:拒不配合可能面临罚款,理性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五、总结 财产保全并非最终判决,公司有权依法抗辩。重点抓住“超额保全”“担保不足”两大漏洞,及时行动可最大限度减少经营影响。
(本文系实务经验总结,个案需具体分析,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附: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104-108条(保全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担保比例)——原创内容,禁止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