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原告财产保全通知,该怎么办?——普通人需要知道的5个关键点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原告担心被告转移财产导致判决后无法执行,可能会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作为被告,突然收到《财产保全通知书》可能会感到慌张。别急,这份通俗指南帮你理清思路。
简单说,就是原告怕你“跑路”或转移财产,申请法院提前冻结你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确保将来判决能执行。法院批准后,你会收到书面通知。
核对真实性
检查文书是否有法院公章、案号、承办法官信息。 警惕诈骗!可拨打法院官网电话核实(勿轻信通知上的陌生号码)。看清保全内容
冻结了哪些财产?(比如某张银行卡、某套房子) 保全金额是多少?(不能超出原告起诉的标的额)留意期限
银行账户通常冻结1年,房产、车辆可能更久,到期后原告可申请续封。提供担保,申请解封
如果你认为保全不合理(比如对方超额查封),可向法院提交等值担保(现金、保险保函、他人房产等),申请解除保全。提出书面异议
若保全程序违法(如未通知你)、保全财产与案件无关(比如查封了家人共有的房产),可向法院提交异议书。积极应诉,争取调解
财产保全不代表你一定败诉!尽快联系律师分析案情,通过还款计划或调解协商解除保全。总结:收到通知后,先核实信息,再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解封、异议或应诉。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避免因操作失误扩大损失。
(本文系基于常见法律实务总结,具体案件需结合实际情况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