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公司动态
诉中财产保全申请人撤诉
发布时间:2025-04-23 21:43
  |  
阅读量:

诉中财产保全申请人撤诉:保全申请的“退场机制”

前言:

在诉讼过程中,为了保障胜诉当事人的权益,法院可应原告之申请对被告的财产进行保全。但若原告在诉讼过程中欲撤回财产保全申请,又该如何操作?本文将为您详解“诉中财产保全申请人撤诉”这一法律议题。

一、诉中财产保全申请人撤诉之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原告撤诉,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对有保证人或者其他保证人的案件,原告申请撤诉的,应当得到保证人或其他保证人的同意。法院审查原告的撤诉申请,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准许。原告已申请的财产保全,应当解除。”

此处所说的原告撤诉,即包括诉中财产保全申请人撤诉。也就是说,财产保全申请人有权在诉争过程中撤诉,但须获得法院的准许。

二、撤诉的条件和程序

条件:

(1)财产保全申请人为原告方,即只有原告才能提出撤诉申请,被告无权直接要求法院解除原告的财产保全。

(2)获得保证人或其他保证人的同意。即对有保证人或其他保证人的案件,原告欲撤诉,须先取得其同意。

程序:

(1)准备书面申请。原告应向法院提交书面的撤诉申请,陈明理由。书面申请中应载明原告姓名(单位名称)、联系方式、撤诉理由等信息。

(2)申请撤诉。原告可持书面申请到法院立案受理的法院申请撤诉,也可将书面申请邮寄至法院。

(3)法院审查。法院对原告的撤诉申请进行审查,审查内容主要包括:申请是否书面提出、是否获得保证人同意、是否有其他共同原告等。若原告的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律规定,法院应当准许。

(4)作出决定。法院准许原告撤诉的,应当制作《准许撤诉通知书》,送达原告、被告及有关当事人。同时,法院也应当及时解除已实施的财产保全措施,并通知有关单位或个人。

例如,原告甲向法院申请对被告乙的银行存款实施保全,后甲欲撤诉,需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并取得保证人丙的同意。法院经审查后,若认为甲的撤诉申请合法有效,应当准许甲的申请,并解除对乙银行存款的保全。

三、特殊情形下的撤诉

原告方有多个原告时:

若原告方有多人,任何一名原告均可提出撤诉申请,但应获得其他原告的同意。例如,甲、乙共同对被告申请财产保全,后甲欲撤诉,需得到乙的同意。

原告与被告达成和解时:

若原告与被告达成和解协议,或在审判中达成调解协议,且协议内容包括原告撤回财产保全申请的,原告可根据协议内容,向法院提出书面撤诉申请。法院审查无误后,应当准许并解除保全。

原告方发生变化时:

原告因死亡、丧失行为能力、失踪等原因而发生变化的,其继承人或有关人员可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附相关证明材料,申请撤回原告的财产保全。

四、注意事项

撤诉不代表案件结束。原告撤诉后,案件进入退诉程序,法院将通知被告和其他当事人,若无其他当事人继续起诉,案件将被终结。

财产保全费用的承担。财产保全费一般由申请方承担,故原告撤诉,一般应承担相应的保全费用。但在一些情形下,例如原告因被告虚假陈述或欺诈而申请保全的,可由被告承担保全费用。

保全责任的免除。原告撤诉后,因保全财产消失或毁损造成损失的,一般不应由原告承担责任。但若原告明知或应知财产可能消失或毁损,而未及时处理的,可能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五、案例分析

在某市,原告A因与被告B的合同纠纷,向法院申请对B的房产实施保全。后A发现B确实有履行合同的意愿,且有充分的履行能力,故A向法院提交撤诉申请,并取得保证人C的同意。法院审查后,准许A的撤诉申请,并解除对B房产的保全。A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给B带来了困扰,在获得B的谅解后,双方还达成了友好的调解协议。

结语:

诉中财产保全申请人撤诉是诉讼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权利。原告可根据本文所述,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并注意提供充分的理由和必要的附件,以获得法院的准许。当然,由于法律程序具有较强专业性,若您面临类似情况,仍建议寻求专业律师帮助,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tags: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