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公司动态
村镇银行违规开立保函形式
发布时间:2025-04-17 03:21
  |  
阅读量:

村镇银行:隐蔽中的“炸弹”!

开篇案例 近日,某省一村镇银行因违规开立保函被监管机构罚款55万元。据悉,该村镇银行在2016年便因同类原因受到处罚,然而时隔多年,仍旧顶风作案,再次触犯了监管红线。开立保函本是商业银行常见业务之一,然而村镇银行却将此“利器”用至极致,甚至“玩火自焚”。那么,村镇银行为何偏爱此种形式?又该如何规避由此产生的风险?

村镇银行“偏爱”保函的原因揭秘 事实上,村镇银行开立保函并非新鲜事。作为连接城乡

的金融“桥梁”,村镇银行因服务范围广、手续简单等特点受到欢迎。但与此同时,其业务开展也存在一定隐患。

相比于其他商业银行,村镇银行规模较小,客户群主要为本地客户

,业务范围也相对单一。为扩大经营范围,部分村镇银行将目光投向了“保函”业务。

开立保函对银行而言具有双重意义:

一是

可为银行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保函开立需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且村镇银行作为开立主体,可一定程度规避了坏账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二是

可为当地企业提供便利,提升村镇银行在当地企业中的影响力,从而吸引企业的存款,扩大市场份额。

在利润和影响力的双重驱使下,部分村镇银行“不计后果”,大肆开展保函业务。然而,因村镇银行本身规模有限,资本金薄弱,在缺乏有效风险控制的情况下,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如玩火一般危险。

以此次被处罚的村镇银行为例,其违规行为便是由于对开立保函业务风险认识不足,在开立保函过程中,未按规定进行审慎调查和评估,也未取得总行授权。

因此,村镇银行虽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收益,但一旦保函业务出现风险,其或将“不堪一击”。

保函风险不容小觑

保函作为一种信用业务,其风险并不亚于其他贷款业务。

首先

,保函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村镇银行的风控能力和专业水平要求较高。而部分村镇银行在设立时,对风控人员的专业性要求并不高,容易导致风控流于形式。

再者

,保函业务的风险往往被银行高估。由于保函业务手续简单,办理便捷,部分村镇银行为追求业绩,往往对开立保函的用途、金额等关键问题审核不严。

以一般贸易融资为例,村镇银行仅根据企业提供的不实贸易单据,便开立与实际贸易额度不相符的保函,导致实际风险远高于银行承接能力。

此外,保函业务也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因保函业务的便捷性,部分企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与村镇银行内鬼勾结,进行虚假贸易,骗取银行资金。

因此,保函业务若处理不当,将成为村镇银行隐蔽中的“炸弹”,不仅影响其自身经营,更可能拖累企业和个人。

规避风险有门道,村镇银行 thus 要“变通”

面对保函业务的种种风险,村镇银行不可“一味求快”,而应采取相应措施,规避风险。

首先

,村镇银行应加强风控能力建设。虽然村镇银行规模较小,但并不意味着对风控人员的放松。村镇银行应着重提高风控人员的专业素质,或引入更专业的风控团队,提升风控水平。

在开立保函前,严格审查企业资质,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信用情况,并对保函用途、金额等关键信息进行详细核实

。必要时,可采取实地考察、寻求外部帮助等方式,确保开立保函的安全性。

再者

,村镇银行应以风险为导向,提高业务审批效率。对于保函业务,村镇银行可设立紧急审批通道,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提高审批效率,避免因审批过程过长而错失商机。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明确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职责,避免因“内鬼”而引发的道德风险。

此外,村镇银行还应积极与监管部门保持沟通,及时了解保函业务的最新政策和规定,确保合规经营。在合规范围内积极开展保函业务,可为村镇银行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也为企业带来便利。

最后,村镇银行应不断丰富自身业务,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除保函业务外,可积极开展其他特色业务,如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等,实现业务多元化,从而分散风险。

结语

保函业务虽为村镇银行带来便利,但若操作不当,其隐蔽的风险或将成为压垮村镇银行的“最后一根稻草”。村镇银行应认清保函业务的双刃剑作用,在“进退间”寻求平衡,不能“一味偏爱”。

而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也应加大对村镇银行保函业务的监督力度,加重处罚力度,助力村镇银行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此外,广大企业和个人也应提高风险意识,不可因保函业务的便捷而忽略了潜在风险,最终“落得一地鸡毛”。

总之,村镇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各方的共同努力,而不能“野蛮生长”。

相关tags: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