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诉讼过程中,申请财产保全是保障胜诉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而诉中财产保全书则是启动保全程序的关键文件,其作用在于请求法院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确保将来判决能够得到实际执行。那么,如何写好这份重要的法律文件呢?
在撰写诉中财产保全书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什么是诉中财产保全。诉中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以防止被申请人转移或隐匿财产,从而保障将来的判决结果能够实际执行。
在撰写诉中财产保全书时,首先需要明确申请主体,即谁在申请财产保全。申请主体可以是原告,也可以是被告,任何一方在诉讼过程中认为自己享有的权益有可能因对方转移或隐匿财产而无法得到保障时,都可以向法院申请诉中财产保全。
案例: 在一起合同纠纷中,原告甲公司发现被告乙公司在诉讼期间有转移资产的行为,为保障将来的胜诉权益,甲公司向法院申请诉中财产保全,请求法院冻结乙公司名下的银行账户。
确定申请主体后,需要明确申请对象,即对谁申请财产保全。诉中财产保全的申请对象是被申请人,即诉讼中的对方当事人。在撰写诉中财产保全书时,需要明确写出对方的名称、地址等基本信息,以便法院准确识别被申请人。
案例: 在一起离婚纠纷中,原告妻子发现被告丈夫有转移财产的行为,她在诉中财产保全书中需要明确写出丈夫的全名、身份证号码、住所地址等详细信息。
申请对象确定后,需要阐明申请财产保全的理由,即为什么要申请财产保全。在诉中财产保全书中,需要详细陈述申请保全的依据和原因,以说服法院采取保全措施的必要性。
在阐明申请理由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法律依据: 说明申请财产保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如《民事诉讼法》第93条、第94条等。 事实依据: 详细陈述被申请人存在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或有销毁证据、逃避履行义务的可能。如提供银行流水记录、财产转移合同等证据。 保全必要性: 阐明若不采取保全措施,将可能导致申请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影响将来判决的执行。案例: 在一起借贷纠纷中,原告发现被告在诉讼期间有转移房产的行为,他在诉中财产保全书中阐明申请理由:“被告在诉讼期间将名下房产出售给第三方,有逃避债务履行之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特申请法院对被告名下财产采取保全措施,以保障原告的胜诉权益。”
阐明申请理由后,需要明确请求法院采取何种保全措施,即采取什么措施来保全财产。常见的保全措施包括冻结银行账户、查封不动产、扣押动产等。在诉中财产保全书中,需要明确写出希望法院采取的具体保全措施,并说明采取该措施的必要性。
在提出保全措施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合理性: 保全措施应与案件标的物或被申请人财产价值相当,不应过高或过低。 必要性: 阐明采取该保全措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说服法院该措施是保障权益的最有效方式。 具体性: 清楚地写出希望法院采取的具体保全措施,如冻结哪个银行账户、查封哪处房产等。案例: 在一起商业纠纷中,原告要求被告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为保障权益,原告在诉中财产保全书中提出保全措施:“请求法院冻结被告在ABC银行的账户,该账户号为123456789,账户金额与本案标的额相当。”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因此,在诉中财产保全书中,需要表明申请人愿意提供担保,以保证保全措施的合理性。
在提供担保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担保方式: 说明申请人愿意提供何种担保,如现金、保证金、担保书等。 担保金额: 明确写出担保金额,该金额一般不低于保全措施所涉及的财产价值。 担保人信息: 如果申请人提供担保书,需要写明担保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住所地址等。案例: 在一起继承纠纷中,原告要求冻结被告名下的一处房产,她在诉中财产保全书中提供担保:“本人愿意以现金方式提供担保,担保金额为人民币50万元。如因错误实施保全而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本人愿意承担赔偿责任。”
在撰写诉中财产保全书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格式规范: 诉中财产保全书应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撰写,包括使用A4纸、写明标题、正文空两格等。 语言清晰: 语言表达应准确、清晰、无歧义,避免使用口语或过于复杂的句式。 证据充分: 在阐明申请理由时,应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如银行流水、合同协议等。 签名盖章: 诉中财产保全书应由申请人签名或盖章,以确认其真实意思表示。撰写诉中财产保全书是申请财产保全程序的重要一步,一份完整的诉中财产保全书应包括申请主体、申请对象、申请理由、保全措施和担保等内容。在撰写时,需要注意格式规范、语言清晰、证据充分,以确保保全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效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