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因各种纠纷而需要诉讼的情况。当企业担心对方在纠纷解决前转移财产,无法保障将来判决得以实际履行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请求法院对对方财产进行暂时冻结或扣押,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那么,企业财产保全申请书如何撰写?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将为您一一解读。
财产保全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过程中采取的一种临时性强制措施,其目的在于防止当事人隐匿、转移、毁损财产,从而保障生效裁判能够得到实际执行。申请财产保全是企业在诉讼前的一项重要权利,可以有效防止对方通过不诚信的行为规避法律责任。
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申请财产保全需满足以下条件:
有明确的被申请人:被申请人是指将来诉讼中的被告,需要有明确的姓名或名称、住所等信息,以便人民法院能够准确送达相关文书。
有权利基于存在被侵犯或即将被侵犯的可能:企业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或理由,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正在或即将受到侵害,如提供合同、发票、银行流水等,以证明债权存在,或证明对方有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可能。
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企业需要说明情况的紧急性,如对方有转移财产、隐匿资产等行为,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来判决即便生效,也难以执行的情况。
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申请保全的财产或措施不应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如交通、通信、能源、供水等公共设施,或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等。
申请主体一般为将来诉讼中的原告,即在诉讼中主张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一方,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其主体资格,如营业执照、身份证明等。
明确被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住所等具体信息,以便人民法院能够准确送达。如果被申请人为单位,需要写明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如果被申请人为个人,需要写明其身份证号或联系方式等,以便人民法院能够及时通知。
需要详细写明申请保全的财产,如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并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该财产与纠纷存在关联,如银行流水、购房合同等。如果申请保全的财产不够明确,也可以申请保全被申请人的其他财产,如申请冻结银行账户、禁止转移房产等。
这是财产保全申请书的核心内容,需要详细阐明申请保全的理由和依据,并提供相应的证据予以证明。如提供证据证明对方有转移财产、隐匿资产等行为,或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权益正在或即将受到侵害,如合同、票据、欠条等。
申请财产保全时,人民法院通常会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以防止因错误的保全造成被申请人的损失。担保的形式可以包括现金、银行担保、担保书等,需要在申请书中明确承诺并说明担保的具体形式和金额。
证据是财产保全申请书的重要支撑,需要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如合同、票据、银行流水等。证据需要真实、合法,并确保与纠纷存在直接关联。
财产保全申请书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撰写,如使用A4纸,字数一般在1000字左右,语句通顺,逻辑清晰。需要在申请书首页右上角注明“财产保全申请书”的字样,并加盖公章或签字。
申请财产保全需要遵守诚信原则,如实陈述相关事实和理由,不可隐瞒、夸大或编造事实。如因故意提供虚假信息而导致对方损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某企业与一家公司存在买卖合同纠纷,合同金额为500万元。在准备提起诉讼前,该企业发现对方公司正在转移财产,有逃避债务的可能。于是,该企业向人民法院提交了财产保全申请书,申请冻结对方公司500万元的银行存款或相应价值的其他财产。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该企业提供的证据充分,情况紧急,于是作出裁定,冻结了对方公司的银行账户。最终,该企业在诉讼中胜诉,并因及时的财产保全措施,顺利得到了全部债权的实际履行。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十分重要。当遇到纠纷时,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可以有效防止对方转移财产,确保将来判决得到实际执行。撰写财产保全申请书需要注意格式、证据、如实陈述等要求,充分阐明申请保全的理由和依据。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帮助,有效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