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保全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诉讼程序尚未终结之前采取的一种特殊措施。诉讼保全的目的是确保当事人在争议解决过程中不会因为对方恶意行为、证据毁灭或财产流失等而受到无法挽回的损失。
那么诉讼保全在什么时候开始呢?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保全分为诉前保全和诉中保全两个阶段。
诉前保全是指在诉讼程序尚未开始之前,当事人为了防止他方行为给自己造成损失,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的行为。比如,当你发现对方有可能销毁证据,或者准备转移财产逃避执行时,你可以向法院提起诉前保全申请。
诉前保全一般由申请人直接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经法院审查符合条件后,即可下达相应的保全决定。保全决定通常会要求被申请保全的一方采取一定措施,以保护申请人的权益。
诉中保全是指在诉讼程序已经开始之后,当事人为了解决争议案件,防止对方恶意行为或财产损失等不可逆的情况发生,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的行为。比如,在诉讼过程中,你发现对方有可能转移资产逃避执行,你可以向法院申请诉中保全。
与诉前保全类似,诉中保全申请也需要通过书面形式提交给法院,并经过法院审查后决定是否采纳。诉中保全决定会要求被申请保全的一方做出相应的行为或采取措施,以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诉讼保全是民事诉讼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诉讼过程中及时申请保全,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法院也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审慎处理保全申请,确保公平公正的争议解决过程。
总之,诉讼保全根据时机不同可以分为诉前保全和诉中保全两个阶段。当事人应该密切关注案件进展,并在合适的时候向法院提起保全申请,以充分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