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诉讼保全?
诉讼保全是指在一起民事纠纷中,当事人为了防止对方通过变卖财产、转移资金等方式,导致无法执行判决或裁定时,向法院申请采取强制性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做诉讼保全呢?
第一种情况是,在判决或裁定尚未生效前,如果对方有可能通过变卖财产、转移资金等方式,导致无法执行判决或裁定,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例如,一家公司与供应商之间发生纠纷,公司担心供应商将银行账户资金全部转移到其他地方,导致无法执行法院判决,此时公司可以申请冻结供应商的银行账户。
第二种情况是,判决或裁定已经生效,但对方没有履行义务,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诉讼保全措施,迫使对方履行义务。例如,甲与乙签订合同,并付款给乙,但乙未按合同约定交付货物,甲可以向法院申请冻结乙的银行账户,迫使其履行合同。
第三种情况是,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如果对方有可能通过毁坏证据、转移财产等方式,来规避责任或危害当事人权益,也可以申请诉讼保全。例如,甲以乙侵犯其商标权为由提起诉讼,并提交了相关证据,但甲担心乙会销毁相关证据,此时甲可以向法院申请查封乙的存储设备,以保护证据不被毁坏。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申请诉讼保全时,当事人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请求,并按照法院要求提供相应的担保。
总之,在民事纠纷中,当事人若发现对方可能采取一些措施导致无法执行判决或裁定,或者对方未履行义务,或者有可能毁坏证据等情况,便可以考虑适时申请诉讼保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