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行业动态
保全损害之债 诉讼时效
发布时间:2023-12-10 04:22
  |  
阅读量:

保全损害之债 诉讼时效

在法律领域,保全损害之债是指当事人因违约或侵权行为而产生的经济损失,有权要求对方承担相应责任,并可以采取保全措施以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进一步损害。然而,在进行保全损害之债的诉讼时,还需要注意到诉讼时效的规定。

诉讼时效是指起诉权利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定的期限,超过期限将被认定为无权起诉,从而丧失了主张权益的机会。对于保全损害之债的诉讼时效来说,其计算方法并不像一般民事纠纷那样简单明了。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6条规定:针对返还货款、交付法律文书等具体义务予以履行的诉讼请求,应按权利发生制计算时效期限。也就是说,起诉时效的计算起点是从权利实现的截止日期开始计算。

以经济损失为例,当事人发现对方存在渎职、违约行为,并产生了相应经济损失,可以要求对方赔偿。那么,起诉时效的计算从何时开始呢?根据权利实现制的原则,起诉时效应当自合同异议的肯定违约责任认定日起算。

然而,在确定肯定违约责任认定日时也需注意,如果当事人有法律救济之意向并已向仲裁机构或司法机关提起请求,但因不可抗力等原因使裁决不能作出,起诉时效将会中止。直至仲裁机构或司法机关裁决、决定和履行完毕日起重新计算起。

另外,保全措施也是保全损害之债诉讼中重要的一环。当事人在起诉前,为保障其权益不受进一步损害,可以申请对方采取一系列保全措施,如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保全措施的有效期限一般是三个月,即从申请保全之日起三个月内必须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保全措施将失效。

总而言之,保全损害之债诉讼时效的计算与普通民事纠纷有所区别,其起始日期根据权利实现制来确定。此外,如果当事人已经提起仲裁或诉讼但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无法作出判决,起诉时效将会中止,并在重新履行之日重新计算。


相关tags: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