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诉讼保全流程图表格
流程步骤 | 描述 |
---|---|
1 | 申请保全 |
2 | 仲裁机构受理申请 |
3 | 仲裁庭组成阶段 |
4 | 保全裁定 |
5 | 送达裁定书 |
6 | 被执行人接到裁定书后的行动 |
7 | 财产保全 |
8 | 信息保全 |
9 | 证据保全 |
10 | 其他保全措施 |
11 | 保全期限 |
12 | 终止保全 |
13 | 执行保全裁定 |
上述表格为仲裁诉讼保全流程的图表,共包含13个流程步骤。以下将对每个步骤进行简要介绍。
1. 申请保全:当一方在仲裁程序中需要采取保全措施以保护自身权益时,可向仲裁机构提交保全申请。
2. 仲裁机构受理申请:仲裁机构收到保全申请后,将进行初步审查,并告知申请人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3. 仲裁庭组成阶段:若申请符合条件,仲裁机构将组成仲裁庭,负责审理保全申请,并通知被申请保全的一方。
4. 保全裁定:仲裁庭根据申请人的请求和相关证据,做出是否同意保全的裁定。
5. 送达裁定书:仲裁机构将保全裁定书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及其他有关方。
6. 被执行人接到裁定书后的行动:被申请保全的一方在接到裁定书后,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履行或提出异议。
7. 财产保全:受理财产保全后,执行法官将依法对被申请保全的财产进行冻结、扣押等措施。
8. 信息保全:仲裁庭可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保全有关互联网域名、邮箱、IP地址等信息。
9. 证据保全:仲裁庭可以要求当事人保全与案件有关的证据,以确保其完整性和真实性。
10. 其他保全措施:根据具体情况,仲裁庭可以采取其他合适的保全措施,以防止损失扩大。
11. 保全期限:保全决定一般有一定时效,申请人须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后续程序。
12. 终止保全:保全期满或案件终结后,保全措施会被解除。
13. 执行保全裁定:被申请保全的一方未按照保全裁定履行义务,申请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