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保全是指为保障当事人权益,防止案件审理过程中产生无法弥补的损失,法院依法对一定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活动。而调解是指争议双方在第三方中立人的帮助下,自愿达成和解协议的行为。那么,在诉讼保全之后,双方通过调解解决争议的几率又有多大呢?
首先,需要理解的是,诉讼保全和调解是两种不同的程序。诉讼保全是为了在诉讼过程中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它主要关注的是保全措施的执行,而不是对争议本身进行解决。调解则是希望通过双方的协商和妥协来解决争议,使双方都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其次,诉讼保全与调解并不冲突。事实上,诉讼保全常常为调解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诉讼保全可以确保当事人在实力悬殊时,不会因为对方的恶意行为导致争议迅速升级或产生丧失争议对象的后果。保全措施的出现可以迫使被申请人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主动寻求调解解决争议。
但是,诉讼保全并不意味着调解必然成功。调解是否成功还要看具体情况。双方是否愿意主动沟通、妥协,以及争议的本质是什么都会影响到调解的结果。如果争议双方存在根本分歧,或者双方有较强的利益诉求,调解的几率就会降低。
最后,法院在执行诉讼保全措施时也有可能促成双方的调解。当一方申请了诉讼保全措施后,对方可能担心保全可能产生的损失,并主动接近法院表达愿意通过调解解决争议的意愿。法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充当调解者的角色,促使双方展开对话,并帮助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综上所述,诉讼保全之后,调解解决争议的几率依然存在。尽管诉讼保全常常为调解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但具体情况还是要看争议双方的意愿和能力。只有双方真诚愿意通过对话妥协解决争议,并且在争议本质上存在相对低的难度时,调解才有可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