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保函是指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由出保人开具的一种担保证明文件。它的作用是为了保证债务人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其义务,如果债务人出现违约,受益人可以通过履约保函向出保人索赔。
在会计核算中,履约保函的入账涉及两方面,即出保人和受益人。
对于出保人来说,履约保函实际上是一种担保责任,因此出保人在开立履约保函时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根据会计原则,出保人需要计提履约保函风险准备金。
履约保函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可以有两种:按固定比例和按具体风险情况。
按固定比例计提的方法是指,在履约保函金额上乘以一定比例进行计提。这个比例一般根据公司内部的风控政策来确定,通常在1%到3%之间。计提后的风险准备金需要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部分。
按具体风险情况计提的方法是指根据履约保函所涉及的业务风险,进行个别计提,并确保计提合理、充分。这种方法需要出保人进行专门的风险评估和预测,并根据评估结果计提相应的风险准备金。
对于受益人来说,履约保函是一种财务凭证,其金额作为待收账款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部分。
当受益人需要向出保人索赔时,应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和时限提交索赔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出保人在核实申请后,根据合同约定支付索赔金额。在此过程中,索赔金额由出保人支付给受益人,并通过出保人出纳或银行转账等方式进行划账。
划账后,受益人认定已经收到索赔款项,将其确认为收入,同时计入应收账款中。如果索赔金额未立即收到,受益人应将其确认为预收账款,并在金额实际收到后将其调整为应收账款。
履约保函的入账涉及出保人和受益人两方面,对于出保人来说需要计提履约保函风险准备金,并列入负债部分。而对于受益人来说,履约保函金额作为待收账款列入资产部分。
在实际操作中,出保人和受益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按照会计原则进行入账处理,并保证入账信息真实、准确。